內地雨水分布不均,導致出現「南澇北旱」現象。今年春季北方地區持續少雨,東北、華北旱情嚴重,全國耕地受旱面積達四千萬畝,有十二萬人及五十萬頭牲畜因乾旱未有足夠飲用水。其中乾旱重災區遼寧省,部分耕地乾如沙漠,種子播種廿多日,因缺水而沒有發芽,有農民擔心難有收成。不過,南方地區的情況卻完全相反,長江幹流以南將降暴雨,迎來汛期。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副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前日主持全國抗旱視像會議時指出,近期北方持續高溫少雨,入春以來,該天氣導致內蒙古東南部、遼寧吉林西部、河北北部等地土壤嚴重缺水,對粟米、大豆等農作物播種造成嚴重影響。截至上周六,全國耕地受旱面積四千零六萬畝,其中作物受旱面積一千五百五十九萬畝。
陳雷又指,北方局部水庫蓄水量亦因旱天而變得不足,城鄉供水受到影響。去年秋天以來,東北西部、華北大部、西北東部及黃淮局部降水持續偏少,水利工程蓄水明顯不足。內蒙古、黑龍江、寧夏及山東半島大中型水庫蓄水量,較常年同期少兩至六成,部分城鎮食水供應緊張。針對局部地區嚴重旱情,當局已多次召開抗旱專題會議,先後派出十五個工作組分赴重旱區展開抗旱工作。
至於乾旱重災區遼寧省,截至上周四的統計數據,農作物受旱面積達三十一萬公頃,嚴重乾旱面積超過八萬公頃,主要在朝陽、阜新、大連、營口等市。當地農民稱,農田嚴重缺水,廿多天前播下的粟米種子至今仍未見發芽,現在只能望天打卦。雖然遼寧省當局已組織六次大規模人工降雨作業,累計增加降雨七億五千一百萬立方米,但旱情仍未緩解。
氣象預測,未來幾天,內蒙古東部、華北、黃淮等地最高氣溫在攝氏三十三至三十四度,部分地區可達三十五度,持續高溫可能造成土壤失水加劇,北方地區旱情或會持續發展,對糧食生產影響較大。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