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變販嬰站 慈善淪為遮羞布

內地政府開辦的孤兒福利院早已變質,以慈善為名,實際上是掛羊頭賣狗肉,幹着喪盡天良的販嬰勾當,嬰兒成了它們的搖錢樹。

內地媒體報道,湖南不少福利院以一個嬰兒三千美元的價格出售給外國收養者。更可恥的是,一些福利院居然與計劃生育部門勾結,搶奪超生嬰兒或者乾脆販賣嬰兒。

據說湖南衡陽等地福利院的「嬰兒經濟」最興盛時,工作人員稱嬰兒為「貨」,買進嬰兒叫「進貨」,賣出嬰兒叫「走貨」,沒法送出的孩子叫「存貨」。嬰兒儼然已成為無良福利院進行國際貿易賺取外匯的商品。

福利院嬰兒經濟如此興盛,令人觸目驚心,這主要是由幕後巨大的利潤推動。以湖南省為例,該省民政廳收養中心接收三千美元之後,扣除百分之五,其餘撥給撫養嬰兒的福利院。也就是說,福利院每送出一個嬰兒,就得到二千八百五十美元。

利字當頭 毫無人性

多向境外輸送一個嬰兒就多一筆收入,這怎能不讓福利院瘋狂?衡陽縣福利院曾為此下達任務:一個職工一年內抱回三個孩子,即算完成當年的工作任務,工資可以得到全額發放,年終還有獎金。一些福利院職工甚至游說人販子不擇手段尋找嬰兒。

從一九九九年至去年,單單美國就收養中國孤兒六萬四千多名,如果再加上歐洲國家,估計已有十餘萬名中國兒童通過涉外送養程序「出口」到國外。在這十餘萬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孤兒和棄嬰?又有多少是被拐賣的嬰兒?恐怕沒人說得清,幕後的黑暗恐怕臭不可聞。

近年不斷傳出中國兒童在國外做奴工甚至性奴的傳聞。早前哥斯達黎加便一次性查獲大批來自中國的童工,這些兒童在暗無天日的農場工作,吃不飽穿不暖,命運悲慘。他們是如何出國做童工的?會不會就是從中國的福利院以收養為名堂而皇之出境?稚子他鄉流血淚,試問有多少人體會箇中的辛酸與悲痛?

收養本應是人間大愛的凝聚,利欲熏心的人卻將之變成攫取暴利的工具。作為社會救助體系的重要環節,福利院原本是文明和進步的標誌,是弱勢群體最後的庇護所,如今卻淪為利字當頭、見利忘義的魔窟,已無法用文明之殤、法治之痛來形容,參與者毫無人性可言。

值得深思的是,為何這些福利院能夠光明正大地存在多年?當中有多少官員捲入其中,分一杯人肉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