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做中國人為恥 以移民歐美為榮

鄧小平當年說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後,先富要幫助後富,但如今中國先富者積極移民,將國籍轉變為歐美發達國家。先富者用腳向中國的前途投票,折射出內地社會面臨的新危機。

據內地媒體報道,最近幾年,中國掀起向歐美澳等國移民的熱潮,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偷渡潮和八九十年代的留學潮不同,這一波移民潮以新富階層和知識精英為主。在美國,自金融海嘯推出投資入籍制度後,去年總共批准了來自各國的四千二百一十八人入籍,其中七成來自中國大陸。

在加拿大,去年批准的二千多名投資移民名額中,來自中國大陸的佔了一半。這些富人移民代價相當不菲,帶走的財富數以億萬計。以美國的投資綠卡為例,最低投資額需要五十萬美元,如果加上其他消費,數目更是驚人。

爭相移民 財隨人走

當下內地各大城市移民潮湧動,以致很多有錢人見面問候不再是「你吃了沒有」,而是「你移民了沒有」,似乎沒有移民就落後於潮流。以做中國人為恥,以移民歐美為榮,竟然成為時代風尚。不僅富人爭先恐後移民,就連知識精英也頻頻外移,去年上映的「十一」獻禮片《建國大業》,其中不少著名演員已加入外國國籍。知識分子紛紛棄國而去,與六十年前大批知識精英破除重重風險,捨棄優厚待遇回國効力的一幕,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這些富人知識分子看來,現時的中國就像一個爛泥潭,個個惟恐避之不及,而六十年前在中國知識分子眼中,當年的中華大地是一個充滿希望的襁褓,遠渡重洋回國參加建設,以做中國人為榮。六十年一甲子,知識精英們的觀念發生如此大的轉變,原因究竟是甚麼?

新富階層以他國為祖國的原因固然複雜,但歸根結柢是對國家沒有信心。最近幾年被揭露曝光的大小貪官手中都握有外國護照,有的還不止一本,無論是前國家電力總公司總經理高嚴,還是前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莫不如此,黨國要員都以他國為祖國,又怎能讓新富階層和知識分子對中國的前途有信心呢?

中國目前社會矛盾尖銳,官民對立,貧富分化,社會不公,司法腐敗,校園屠殺案接二連三,問題食品層出不窮,環境污染無日無之,這種危機四伏的社會環境,如何讓人有起碼的安全感呢?又怎能讓那些知識精英的心留在祖國呢?

常言道,兒不嫌母醜。本來,爭相棄國而去的新富階層和知識精英拋棄生他們養他們並讓他們發財致富、成名立萬的祖國,在道德上的確應該受到譴責,但作為執政當局來說,難道就沒有一絲責任?財隨人走,當有錢人都跑到國外過富足生活時,神州大地還能剩下些甚麼?而剩留的殘山剩水和億萬「後富者」的希望又在哪裏呢?一個空殼中國,難保將來不會變成放大版的索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