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已提出問題多未動工

【本報訊】贛粵大運河的構思由來已久,早在明代,就有學者提出要開鑿贛粵大運河;此後,修建大運河的聲音也從未間斷。但因涉及水資源、河流生態等眾多敏感問題,大運河構思從明代至今已經過了六百多年,卻仍然未動工,只停留在懸想階段。

孫中山亦有提及

據史料記載,最早提出開鑿贛粵運河的是明代大學士解縉,他希望將贛江水與北江水用於農田灌溉。到了近代,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亦有提及開鑿贛粵運河的構想。上世紀三十年代,民國政府也一度籌劃此事,但終未能實現。

一九四九年後,江西省交通廳在每次的水運網規劃中,都提出了開挖贛粵運河。六○年,國家交通部會同贛、粵有關部門進行經濟調查和路線勘查,並於次年提出了贛粵運河的初步規劃報告。

八十年代初,江西省交通部門曾對贛粵運河開發做了遠景規劃。○二年,時任交通部海事局副局長的劉德洪提案,建議打通粵贛運河。

由於預期運河將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贛州、韶關等地方政府一直積極推動運河開鑿工程,並多次召開研討會商討。不過,由於工程規模浩大,而且跨越省區,並涉及水資源、河流生態等眾多敏感問題,運河至今未能動工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