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反中亂港勢力發起「佔領中環」,逼北京在政改問題上「徹底讓步」,所使用的手法,就是美國在全球多個地方發動「顏色革命」的路數。其參與者的標記是弄個「黃絲帶」或「黃雨傘」,「黃」就是他們的「革命」顏色。這個「黃」更於2019年的反修例暴亂、也即他們所說的「反送中運動」中,在香江「怒放」。
後來,暴亂日甚一日,遍地烽火,黃絲帶和黃雨傘實在太不搶眼,在和警察打鬥中,黃雨傘「供不應求」,五顏六色的雨傘,特別是最常見的黑色雨傘大派用場,加上暴徒以一身黑衣馳騁街頭廣場,打砸搶燒堵路,好不「威風」,成為美國議員眼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於是,「黃色」退位,退出公眾視野。人們一說起反修例暴亂,就是黑暴如何、黑衣人如何,黃絲帶、黃雨傘黯然失色也。
不過,黃色的影響力在文化層面還是很大,人們用「黃」形容黃律師、黃教師、黃醫護、黃記者、黃公僕等等。如果沒甚麼「專長」身份,或只是學生,那就還公稱其為「黃絲」。後來,這些黃絲還組織舉辦了「黃色經濟圈」,專門招呼「黃人」或支持「黃業」的消費者。「黃圈」的存在意義,據稱是為了給「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提供經濟支持。一時間,香江似乎是黑黃當道,然曇花一現也。
《港區國安法》利劍出鞘,首先完蛋的是黑暴,再無黑衣人敢肆意在大街小巷暴恐、打砸搶燒。至於「黃」嘛,則掃之要用些時間,因為這些「黃人」雖曾支持暴亂或活躍在暴亂現場,在自己的職場和工作中為「黑暴」提供了支援和幫助,但他們只要沒有在「犯罪現場」被抓住,事到如今就絕大多數還很「安全」,「沒事」也。
這些黃絲、黃人絕大多數是聰明人、膽小人、惜身保命人、見風轉向人、懂得隱忍人、「縮骨起飛腳」人,只要反中亂港集團被打掉,組織者、策劃者被清除,蛇無頭不行,國安法震懾力常在,香港之「黃」也就再難鬧事,終被抹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