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復牌即見異動 證監會無動於衷

未開市,先炒高。壹傳媒自本月17日停牌後昨日終於復牌,股價一如所料再次大幅波動,開市前競價交易時段更一度飆逾29倍至5.6元的競價盤,令人咋舌。更誇張地的是,甫開市其股價一度暴升逾141%,即市最高更飆330%,最終全日收報0.28元,升50%,猶如搭上瘋狂過山車。一間全無利好消息的上市公司,「最大水喉」黎智英的股份及資產又遭凍結,股價大幅上落的最合理解釋乃係人為舞高弄低,造市嫌疑濃得化不開。惟路人皆見之事,監管機構偏偏視若無睹,堪稱咄咄怪事。

鐵腕狙擊 防轉資產

眾所周知,保安局局長於本月14日運用《港區國安法》第43條,凍結壹傳媒大股東黎智英持有的71.26%股份,涉款逾3億元,另有3間本地銀行帳戶內的資產亦被凍結。當局並已去信中央結算有限公司,要求停止黎智英持有的股份進行實體買賣。而為防有人轉移資產,保安局繼續窮追猛打,局長日前向黎智英、滙豐銀行和花旗銀行發出署名信件,要求銀行不要就黎智英的戶口和指名財產作任何交易,包括出售、轉讓、用作抵押或轉移至香港境內外,否則可能會面臨最高7年監禁和罰款。當局鐵腕狙擊,如果說漢奸黎及其創辦的壹傳媒已是窮途末路,神仙難救,顯然沒有半點誇張。

然而世事往往比小說更離奇。壞消息接二連三,壹傳媒按道理不是復牌無期,就是股價大幅插水,但事實剛好相反,壹傳媒復牌後再次展現奇技,股價整日被人炒高炒低。據港交所中央結算系統持股紀錄的最新數據顯示,首10大持倉券商的壹傳媒股份數量,合計已佔去街貨量的22.3%,計及黎智英持股已被凍結,可見其股份呈高度集中,被有心人操控可謂輕而易舉。

更何況,壹傳媒股價異動並非始自今日,自黎智英去年8月遭警方國安處拘捕後,股價便仿似坐上過山車般大起大落,短短一個月內,由「仙股」炒上「蚊股」,股價高低位相距逾20倍之巨,市值由不足3億元一度急升至逾50億元,令人嘩然。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壹傳媒驚現「逢拉必炒」現象,僅去年8月至12月已出現4次股價大幅波動,每次皆出現在公司高層被捕之後。

業績長期見紅兼高層頻頻涉案,只有負面消息全無利好因素,股價竟以大成交急升且交投大增,轉手率又極高,是否有人操控股市,連外行人也看得出,偏偏證監會不置一喙,豈不怪哉!

資金不繼 難以釋疑

正如有人指出,壹傳媒作為上市公司,涉及大量小股東的利益,惟公司復牌前發出的公告,卻依然無法釋除小股東疑慮,例如最關鍵的營運資金事宜,黎智英如何繼續履行對壹傳媒提供借貸資金的能力,公告也是輕輕帶過,僅引述「管理層認為自2021年4月1日起至少18個月,集團現有營運資金將保持足夠而無須黎先生提供額外資金」。須知道,壹傳媒一直靠變賣資產,以及大股東黎智英向公司借錢維持現金流動性來苟延殘喘。2018年11月、2019年11月、2020年6月及11月,黎智英合共向壹傳媒提供7.56億元的免抵押、免息貸款,現已用得七七八八。

更蹊蹺的是,壹傳媒公告提及足以營運18個月的「現金結餘逾5億元」,但實情是,壹傳媒有未償還銀行貸款總額9,360萬元,其他流動負債等總額3.81億元,以及合約負債總額6,940萬元等。換句話說,壹傳媒淨現金只有一億多元,以其連續5個半財政年度累蝕逾20億元的往績觀之,這筆錢怎麼可能足夠其營運18個月?這不是誤導甚至欺騙是甚麼?

必須強調,黎智英固然是罪孽深重的頭號國安重犯,壹傳媒同樣藏污納垢,劣迹斑斑。除了營運資金可疑外,《蘋果日報》名下的慈善基金被指假借慈善之名,行撐暴之實,外界要求稅務局調查及取締之聲不絕於耳;壹傳媒和《蘋果》更是製造和散播假新聞的最大機器,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多次不點名批評,要是港府立法禁止假新聞,淫媒毒果必然首當其衝;更不必說,壹傳媒位於將軍澳的大樓涉非法提供秘書服務,黎智英及多名高層被起訴串謀欺詐,一旦罪成,壹傳媒大樓被收地就是必然結果。

由此可見,當局依法取締壹傳媒勢在必行,特別是其罪行罄竹難書,隨便一條都足以令壹傳媒「收檔」,誰還要為其張開保護傘,誰就是與國家安全對着幹。

證監會作為監管市場的法定機構,繼續對壹傳媒股價異動無動於衷,背後意味甚麼,怎能不令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