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上個月,一名清潔工人在清倒垃圾期間,失足墮下垃圾房死亡,令社會關注公共屋邨垃圾槽的設計問題。然而,翻查過去的紀錄,11年間一共有5宗同類的事件,惟房屋署或各相關法團未有就事件吸取教訓。就此,不得不借用外國社會運動的口號說聲,「清潔工人的命也是命」。
於許多屋苑之中,均設有「直落式」的垃圾槽直通地下,以方便「倒樓工人」直接將各樓層的垃圾運至地面的垃圾站。不過,往往在垃圾槽內出現堵塞時,部分工人就會選擇徒手爬入槽內整理,因而出現不應發生的意外,實在令人相當的慨嘆。
事實上,現時許多垃圾槽設計的大小,是足以讓一名成年人通過,有機會釀成失足墮下的慘劇發生。部分屋苑的槽口因而修改變小,但無奈又不利工人將垃圾塞入。在現時的指引下,清潔工人若需清理堵塞的槽口時,就需佩戴安全帶及使用長棍輔助,另需有管工監督整個過程,但無奈相關指引沒有得到嚴格的執行。
甚至乎,假如有住戶投訴清倒垃圾時間過長時,清潔工人更會為節省時間,而不使用安全帶及長棍,直接往槽內探頭清理,更遑論要求管工前來監察過程。的確,意外的成因往往是業界的安全意識不足。作為僱主的清潔公司,必須加強員工對相關操作的訓練,並為各個員工提供足夠的裝備。
說回政府部門,當局對事件其實是責無旁貸。一直以來,勞工處只鼓勵清潔公司自行按照指引辦事,沒有要求他們需要嚴格執行。至少,應該規定在各槽口前張貼警告字句,同時定期派員了解各清潔公司有否落實安全指引,以及是否提供足夠的安全裝備予其員工。若發現情節嚴重者,亦應即時公布具體情況,利用居民或法團的壓力促使其作出應有的改善。
另外,當局甚至可以考慮,在未有更有效方法來改善垃圾槽的設計前,倒不如直接停用所有直通式的「垃圾槽」。環觀現時不同的社區,許多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均允許清潔工人在特定時間內使用升降機運送垃圾。雖然此舉可能會增加運送的時間,又需要長時間佔用住客的升降機,但始終能夠保障到清潔工人的人身安全,實乃無法以金錢及時間來衡量當中的價值。
想深一層,清潔工人原是我們社會的重要一員。沒有他們,我們整個城市將會難以運作,垃圾無法運到回收場地或堆填區,繼而環境衞生就必然無法維持。正正因為我們習慣高效率的城市生活,一切感到理所當然的同時,往往會忽略到社會中的「螺絲釘」。有時看到報道得知,某些清潔工人只能獲派一雙薄手套,以及其他簡單的防護裝備,使導致工作期間受傷變得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我們對別人用過的口罩尚且感到厭惡,但清潔工人卻默默地清倒各區垃圾,值得市民尊敬。勞動者本是光榮,為社會作出各式各樣的貢獻,故我們絕對不能忘本。每當他們因意外而犧牲,心中難免戚戚焉地表示——他們生命也是何其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