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洋人鑄造中文字 方便傳教通商

【本報訊】「香港字」何以流落荷蘭?這要溯源至19世紀,當時洋人紛紛來華傳教和通商,他們要與華人溝通,便會先學中文。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在倫敦學習了中文,來港傳教後,為了印刷宗教刊物,便利用西方的活字印刷技術,鑄造了「香港字」,負責監製「香港字」則是另一個英國傳教士戴爾,終於在1851年完成首套中文活字,這套字粒曾被賣到其他歐洲地方。

製作團隊如聯合國

版畫協會項目總監翁秀梅指出,馬禮遜明白中國人對文字的執着,如果字體不靚,印出的宗教刊物亦不會有人看。早期的字模曾利用木刻來印刷,後來才下定決心鑄鉛字,一勞永逸。當時除有中國刻字師傅參與外,還有不少外國技術人員,負責監製「香港字」是英國傳教士戴爾,翁形容,「香港字」的製作團隊如聯合國,而首套中文活字終在1851年完成。

在「香港字」面世之前,不少傳教士曾研發多款中文字體,如把中文字的部首或原件合併成不同的字。但因為拼合字造型突兀,很快就被淘汰,因為字體要典雅,又要易於印刷或造價合理,這是兩個最基本要點。拼合字雖然可以組合成很多字體,卻毫不典雅,不能取悅中國讀者。當時的《中國叢報》曾對當代中文活字有這樣一番評論。在這方面,戴爾的字體便被認為近乎完美,接近大部分中國人對印本的要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