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大腸炎屬較少見的腸道疾病,初期病徵與一般腸胃炎相似,令人難以察覺,病人多數在30歲時病發,之後便難以斷尾,變成頑疾,患者很大機會畢生成為「藥煲」。潰瘍性大腸炎成因未明,醫學界估計是患者的腸道曾受細菌或病毒感染後,令免疫系統失調,自我攻擊腸道黏膜引發炎症。醫生建議經常有腸胃毛病的人要提高警惕,若持續肚痛、腹瀉和屙血逾兩周便要盡快求醫。
外科專科醫生潘冬松表示,潰瘍性大腸炎在西方國家較常見,亞洲並不普遍,香港平均每年每10萬人才有3人確診。
潘指醫學界仍未完全掌握此病成因,但根據研究估計病人曾有細菌或病毒感染,免疫系統突然失調,在擊倒惡菌後,繼續攻擊正常的腸黏膜和腸道,引發炎症。初期病徵與腸胃炎無異,病人難察覺自己「中招」。若患者一直不處理,並不會自行痊愈,甚至會惡化。症狀亦與腸癌相似,惟與腸癌相比,此病一般在30歲左右發病,而腸癌患者則較為年長。
此病初期病徵是炎症引起的肚痛和腹瀉,更嚴重會出現黏膜潰瘍和流血,導致持續屙血情況。嚴重者有機會出現毒性巨腸症,或潰瘍至腸穿孔,甚至影響其他器官,例如肝硬化、眼睛炎症和強直性關節炎等。潘指腸道黏膜長期發炎,黏膜周而復始地剝落和生長,容易令新生的腸細胞出現癌病變。據統計,病發10年以上的患者,約有2%會併發腸癌;20年的機會升至10%,30年後更增近20%風險。
潘指潰瘍性大腸炎為慢性病,病人發病後便要一直服藥,停藥後容易復發。醫生一般會為患者處方副作用較低的消炎藥「美沙拉嗪」紓緩病徵,若腹瀉、屙血等病況仍未受控,才會再處方類固醇、「環孢素」等抑制免疫系統藥物和生物製劑。
要根治此症,病人只能做手術把整條大腸切除。潘解釋,潰瘍性大腸炎患者的整條大腸都會潰瘍,無一幸免,大腸切除後,小腸只能直駁肛門,小腸末端會稍摺一下,形成一個「袋」(pouch),稍為儲存腸道的液體。不過,病人術後的大便功能會較差,易有腹瀉,因此不少病人拒絕動手術,單靠藥物紓緩病情,但一旦出現毒性巨腸症、肝硬化和腸癌等嚴重併發症的病人,則只能選擇切除手術治療。記者林穎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