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集水見聞

疫情之下,港人無法外遊,郊野公園成為大家避疫的好去處。但其實設立郊野公園的目的之一,是保護水資源,故此本港絕大部分郊野公園範圍均與集水區重疊。為了讓市民了解這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態環境,綠色力量舉辦了為期3年的賽馬會「集水成自然」教育計劃,透過公眾導賞團或網上自助遊,帶領大眾探索集水區,了解水與生態及人類的相互關係。

「好多人知道咩係水塘,但其實周邊嘅樹林、河溪嘅生境、同附近棲息嘅生物,同水塘係息息相關,甚至有淨化水質嘅作用。」綠色力量教育主任陳詞恩(Yeeda)解釋,所謂集水區即雨水從分水嶺,經由河溪、引水道,匯集至水塘的整個雨水收集範圍。

「集水成自然」首年圍繞城門水塘集水區,它的儲水量約1,300萬立方米,是本港儲水量第5高的水塘。被鐵絲網圍封的菠蘿壩是行程第一站,據聞前身是一條客家村落,有大片菠蘿田,因而命名。可惜現場視野受限,市民可取道旁邊的小路拾級而上,遠眺水塘景致。沿着山徑繼續前進,奔流不息的水聲傳入耳中,原來是9公里長的引水道出口,它將城門河天然河盆以外範圍的河水引入水塘,大大增加其儲水量。

良好水質孕育生物多樣性

沿途報喜斑粉蝶隨行,獼猴三五成群在樹上耍樂,草地上有黃牛覓食。綠色力量高級保育經理呂德恒(Henry)指,集水區免受城市發展的入侵,使自然環境得以保護,孕育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如網絲蛺蝶和豆娘都是集水區常客,前者有吸水習性;後者對水質要求高,良好的生境讓牠們得以繁衍,構成食物鏈重要的一環。「換言之,見到佢哋代表水質唔錯。」

白千層隧道前一對戀人正拍攝婚照,白紙般的層層樹皮宛如新娘身上的白紗。Yeeda解釋,二戰時郊野周邊大量樹木被砍伐,為了令環境盡快得以回復,政府大量種植能夠在瘠地快速生長的「植林三寶」,也有白千層。「不過佢吸水力好強,吸走唔少水塘嘅水;果實又唔係鳥類、昆蟲主要食糧。」現時,它最稱職的角色,大概是人類的布景板。

步行期間,草叢間瞥見一排用不規則磚塊砌成的矮牆,Henry指,從前城門谷有8條村落,村民因建造水塘而全數被迫遷離。其中來到張屋村的遺址,幾乎沒有任何人類生活過的痕迹,只見一排排向下延伸的梯級,據說昔日是禾田,下面便是已被淹沒的村落。

旁邊的大城石澗綠意盎然,石菖蒲幼長的葉片無懼河水的洗禮;俗稱「水鉸剪」的水黽在水面自在地滑行;螺伏在石上一動不動。集水區是牠們的棲息地,牠們淨化水質回饋自然和人類,造就一幅美好的山水畫。

圖:朱偉坤/文:楊嘉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