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職業女性 月經前後易生風瘌

俗稱風瘌的蕁麻疹,是常見皮膚病之一,中醫稱為癮疹或風疹塊。風瘌的特點是發病快,會突然出現,任何季節都可發作,相當折磨患者。有中醫認為都市人壓力大,導致內耗陰血、肝腎不足,是誘發風瘌反覆發作的主因。求診者以職業女性居多,除了因為長期處於冷氣房,月經前後亦易因血氣不足令風瘌來襲,女性調理好脾胃及滋陰養血,可減輕症狀及預防病發。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屈珮珠表示,風瘌的患者發病時,皮膚一般有灼熱感、腫脹、大小不一的環狀紅斑和難忍痕癢狀況,嚴重時更會出現窒息、呼吸困難、腸胃不適。

中醫角度認為,風瘌成因有先天以及後天影響。先天稟賦不足,容易對外來食物、藥物敏感,溫度變化亦會可誘發風瘌。

血氣不足抵抗力變差

後天方面,飲食失調、脾胃功能不佳,亦會令風瘌發作。屈認為都市人壓力大,是導致風瘌反覆發作的一大成因,當中職業女性的工作環境一般長期開冷氣,外出用膳又難以保持清淡飲食,若工作與家庭壓力夾擊,容易內耗陰血、正氣不足及抵抗力變差,月經前後更因血氣不足而令風瘌反覆發作。

屈指有風瘌的女性,治療時要配合經期,女性若月經前或經期時風瘌發作次數較多,而且晚間痕癢劇烈,屬於血虛風燥證型,一般需要於經前健脾胃,經期時則活血化瘀,經後以滋陰養血等方法治療。

早休息改善肝鬱脾虛

不過,始終預防勝於治療,屈認為有皮膚不適者應培養日常生活的健康習慣,如晚上十一點前休息,補充血氣、增強體質;紓緩壓力,改善肝鬱脾虛。

屈建議可煲湯水作食療,如淮實川貝虎乳靈芝瘦肉湯,材料有淮山、芡實、川貝、虎乳靈芝、百合、玉竹、南北杏、桂圓肉、蜜棗及陳皮,有潤燥止癢、健脾益氣的功效。記者陳栢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