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9宗輸入個案 研究:80%患者延誤診斷隔離

【本報訊】中文大學研究發現,本港首百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有四十六人首次求診時未被懷疑感染病毒,平均需要兩次求診才被轉介至醫院接受病毒檢測,當中一人更看了六次醫生才確診。中大指近八成個案出現延誤診斷及隔離的情況,較多為本地個案,可能增加社區傳播風險。另外,大圍美田邨美秀樓四十六歲女子疑因美國返港丈夫及兒子傳染在日前確診,專家指家居檢疫安排有漏洞。

中大醫學院最新於《國際流行病學期刊》發表研究,指本港實施圍堵措施奏效,成功將病例傳播系數降低到零點七五,亦即不會出現持續爆發。患者潛伏期中位數四點二天,九成半患者潛伏期少於十四天,顯示本港隔離期限訂為十四天做法正確。研究指,大多數爆發群組都屬二至四人的小規模,反映本港一般家庭人數較少,但家庭成員之間的傳播風險卻很高。

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指,必須正視如何令從高風險地區回港人士,能更有效地在家居進行隔離,亦建議裝備前線醫生更主動地替病人檢測新冠病毒,以防止再有個案因延遲確診而未有及時隔離。

對於美秀樓四十六歲確診女子發病後曾向私家醫生求診,但醫生未有為她進行病毒檢測,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電台節目指,問題不斷重複令人擔心。

美秀樓採樣本作病毒檢測

他指,相信仍有輸入個案,如港府不改善家居隔離措施,問題將陸續有來,建議仿內地、澳門及新加坡以酒店作隔離中心,以免增加本地傳播風險。衞生防護中心前日起向美秀樓居民派發深喉唾液樣本瓶,並向病人傳染期內曾到訪處所的職員派發樣本瓶作病毒檢測。

另外,本港昨新增九宗輸入個案,涉三男六女,年齡介乎二至四十歲,患者曾在潛伏期間到訪巴基斯坦及印度,全部由檢疫中心送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