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窗口式冷氣機 製冷量較聲稱低

【本報訊】炎夏來臨,冷氣機是市民在家避暑的必需品。消委會昨公布,發現有六成半測驗的「三/四匹」窗口式冷氣機,製冷量較聲稱的低,相差零點一至二點二個百分點。

另若根據今年底生效的《產品能源標籤實務守則2020》的新標準計算,全部十五款獲測試冷氣機的能源效益,會由現時的最高一級標籤下跌至第四級,僅高於最低的第五級。

該十五款測驗的冷氣機,售價由二千五百八十元至三千七百八十元不等,當中亦首次測試兩款採用較環保的R32雪種機款,並測試其製冷量、能源效率、送風量等。

洗機費用高昂

結果顯示,「Panasonic」及「樂信牌Rasonic」的樣本最理想,不過,有十款樣本的製冷表現與預期有落差,低於聲稱的百分之零點一至二點二,差距最大的是「威士汀White-Westinghouse」,但仍符合「產品能源標籤實務守則」等指標。另外,十五款樣本的抽濕表現參差,較快的「東芝Toshiba」有近三成製冷量可用作抽濕,較慢的樣本只有兩成,但送風量高。由於各樣本的製冷量不同,每年電費最高可相差三十二元。

另外,不同品牌冷氣機在保用期過後的每年續保費用有所不同,服務安排及收費同樣懸殊,有洗機服務費用高達一千二百元,洗一次冷氣機便相等於原來機價的四成六,亦有代理商會在保養期後調高洗機服務收費近一倍。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副主席雷永昌提醒市民,購買冷氣機時不應只比較價錢,亦要考慮日後的售後開支。同時,他呼籲廠商為新能源效益標準作好準備,以保持產品的競爭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