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者容易患阿茲海默症,即俗稱的「老人癡呆症」,香港城市大學科學家團隊研發出「動態葡萄糖增強磁力共振分子成象」技術,評估小鼠大腦淋巴系統的葡萄糖攝取及清除率,較以往侵入式、具放射性的檢查安全及便宜,更有助患者早期識別並接受藥物治療,減低神經元的受損程度。
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組成研究團隊,分別向六個月和十六個月大的健康小鼠,以及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小鼠注射葡萄糖,並透過磁力共振測量其腦脊液和腦實質中的葡萄糖。結果顯示,六個大的患病小鼠由於腦液流動異常,其腦脊液葡萄糖清除率遠低於同齡的健康小鼠三倍;其腦實質的葡萄糖攝取量亦明顯高於同齡健康小鼠。至於十六個月大的患病小鼠,受新陳代謝速度影響,其腦脊液及腦實質的葡萄糖攝取量則低於健康小鼠。
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陳葦恩解釋,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無病徵,至患上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才會出現喪失記憶力等徵狀,或會於短時間內惡化,屆時將難以修補已受損的神經元。新技術以天然葡萄糖作示蹤劑,檢測費用料約四至五千元,不僅較傳統方式便宜一半,亦沒有副作用,期望可於三年內開展人體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