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太空艙佛系防疫 隨時爆播毒群組

上月有劏房戶感染新冠肺炎,因隔離病床不敷應用,延誤兩天才獲送院治療。現時全港有逾二十萬人居於劏房、太空艙及籠屋等居所,狹窄居住空間,加上新冠肺炎肆虐,淪為播毒溫床。其中太空艙散落多區,不少更是「艙貼艙」,「艙友」共用廚廁及通風系統,分分鐘一人中招,整艙受災。有專家警告,在密集空間,一旦有人感染呼吸道疾病,飛沫細菌或會經抽氣扇進入太空艙內,隨時成為爆發病毒組群。議員直斥,政府多年未能解決房屋問題,令太空艙戶身陷疫症風險。

艙貼艙擺放 靠租戶自律

「呢度係團體生活,一個中就全部有事。」中年的楊先生(化名)居於銅鑼灣的太空艙多時,日前看見佯裝租客的記者到訪,憂心忡忡地問記者是否家居隔離人士,他坦言艙內沒有提供任何防疫措施,只能靠租戶自律,「惟有自己小心啲囉,但好彩呢排間屋都冇人病同咳。」

近期多個網站湧現太空艙出租,遍布港九新界,月租由一千元至三千元不等;亦有太空艙涉嫌違規,在短期出租住屋網站提供日租服務,價格低至約八十元一晚。記者以租客身份,走訪多區太空艙單位參觀,發現大多環境狹窄,艙內空氣欠佳,共用廚廁及通風系統,恐增加播疫風險。

「艙位同儲物櫃就一人一個,廚房同廁所就要共用。」銅鑼灣的太空艙單位,客廳擺放六個太空艙,另外兩間房各放置兩個艙,即不足五百平方呎的單位共提供十個艙位,艙位更是「艙貼艙」放置。每個艙位約二十四平方呎,內裏提供鏡、充電位、電燈及電視機等基本設施。當日由住戶為記者介紹艙位,入屋前未有為記者量度體溫或消毒,介紹過程中全程亦無戴口罩,屋內亦未見有酒精搓手液等,防疫措施明顯不足。

窗戶長關 通道狹窄侷促

另外,油麻地的太空艙租住單位更是擠迫,約五百平方呎單位內放置十一個太空艙,每個月租二千三百元起。屋內燈光昏暗,通道狹窄,只許一人經過;艙位亦只能僅僅容納一名成年男士。屋內空氣十分不流通,惟職員指窗戶不可打開,屋內冷氣長開,記者發現太空艙內的冷氣,是經艙內抽氣扇把客廳的冷氣抽進艙內,一旦上址有人咳嗽或打噴嚏,細菌將一併抽進艙內,增加感染風險。當日有兩位年長租戶打開艙門通風,但未見戴上口罩。

「啲循環氣體有菌,過濾網又隔唔到,就會抽晒入艙,感染其他人。」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榮休工程師盧覺強認為,太空艙的冷氣系統應該與普通冷氣系統無異,一旦空氣污濁或有人感染呼吸道疾病,一些微細飛沫細菌或會經抽氣扇進入太空艙內,造成感染。感染及傳染病科醫生林緯遜亦不排除太空艙的通風系統有播疫可能性,因為不能確保抽風系統未經改裝或合乎規格。若情況許可,他建議租住者自行加裝過濾網,以阻隔細菌。

議員促政府增建屋進度

議員麥美娟坦言,太空艙並非一個良好居所,在現時疫情肆虐下,密集環境更額外增加傳染風險。麥表示受社會運動及疫情影響,本港經濟大受打擊,很多僱員被減薪、停薪,甚至裁員,將來或會更多人居於劏房和太空艙,「佢哋明知劏房同太空艙唔係理想嘅居住環境,但冇得揀嘅情況下逼住要住,唔住就要露宿街頭。」她希望政府抗疫同時,亦不要放棄房屋工作,並要加快建屋。

根據《床位寓所條例》,在任何居住單位內,若有十二個或以上出租的單人床位,必須申領「床位寓所牌照」才可經營;以上單位未見有違規情況。若有關住宿以短期「日租」形式提供,則可能受到《旅館業條例》規管,必須領取旅館牌照方可經營。民政事務總署發言人表示,現時全港共有九間持牌床位寓所,過去三年共接獲九十六宗相關投訴,巡查逾一千三百次,但未有人被檢控或定罪。油麻地的太空艙出租者稱不方便回應;銅鑼灣的太空艙則未有人聽電話;旺角的太空艙出租者指室內有用紫外光燈消毒,亦要求租客自備酒精搓手液及口罩等,並強調不會出租作隔離用途。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