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防疫用品短缺相關的投訴亦增多。消委會於今年首三個月,接獲近八百宗投訴,主要涉及貨品延誤及退款,當中以口罩銷售居多。有投訴人被懷疑冒認代購網站「走數」,涉款最多個案達二十萬元。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呼籲市民,訂貨前要先查清賣家的背景及營商紀錄等,強調若轉帳至個人戶口屬個人交易,難以規管。
誤墮陷阱的李小姐於二月在一個代購網站訂購日本口罩,並透過該網站的二維條碼(QR Code)付款。李於一星期後追問到貨進度,賣家回覆指最遲二月二十日到貨,惟到同月下旬,李發現該代購網站沒有再更新貼文,亦無法再傳送訊息,後來更刪除社交帳號。消委會調查後發現,雙方的溝通紀錄只有賣方社交平台的帳戶名稱,其他營商資料和聯絡方法均欠奉,而且轉帳屬個人交易,只能將個案轉介警方。
該會亦發現有商戶對大量訂單應接不暇,未能如期出貨,亦有公司將口罩發貨期一拖再拖,買家要求退款卻被扣手續費。黃鳳嫺指,疫情爆發後共接獲七百九十六宗投訴,網購佔逾五百宗;口罩相關投訴最多,達六百四十九宗,涉款最高是達廿萬元的懷疑騙案。另外,防疫品相關投訴亦佔一百四十七宗,最嚴重個案涉款逾二萬七千元,投訴人訂購二百盒獨立包裝濕紙巾後,懷疑是劣質貨。
黃鳳嫺提醒,流動支付服務未必能分辨是個人還是商戶戶口,建議市民使用銀行轉帳,此舉能得悉對方的戶口號碼和持有人名稱,而信用卡等付款平台更設交易申訴和退款機制,若賣家「走數」,仍有機會取回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