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圍觀:加強創投 多管齊下挽經濟

香港政局混亂多時,未來的確要面對嚴峻考驗,如果我們要有效地解決困難,首先要做的是要從周遭的氛圍及個人的感受中抽離,否則不會處理得恰當,並要弄清楚當下時代及市場的結構。

阻撓中國取代 美必然設限制

先從宏觀角度看,現在的確是中國崛起的時代,而且中國正在取代美國,基於這趨勢下,美國干預及提出種種限制是必然的。即使在相關劇情裏面,短、中期會充滿波折,但長期來說,內地包括香港在內的大灣區,經濟也是處於高增長期。

中美資金流影響 勢出現滯脹

那麼,我們最重要是留意資金流動,正常一個大國想封殺另一個大國,很大機會是減少對其投資,也減少資金進入該國。不過,無論美國總統特朗普怎樣出口術也好,我們會發覺美國非常渴望中國對外開放市場。

事實上,美國和大部分國家也需要將更多錢投資到中國,原因很簡單,因為量化出來的錢,要進入實業市場才可將錢變真。未來我們面對環球量化的世代之餘,也面對中美資金大對流的局面,在這高資金流情形之下,我們一定會出現低息期及高通脹。正因為政治波折重重的關係,經濟不會表現得好,所以未來幾乎肯定會出現滯脹。

投資大灣區 維持經濟高增長

無可置疑,香港在結構上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部分,雖然最近持續的暴亂令香港喪失了大灣區的領導地位,但只要本港是區內其中一員,本港經濟長遠而言仍可維持高增長。

「Sad but true」,香港競爭力愈是流失,大灣區便會愈好,所以在投資上,我們必須要投資大灣區,那是否要放棄香港市場?其實又不需要。

香港已進行重組,社會利益將再規劃分配,例如在新施政報告公布後,我們見到當局開始解決「土地問題」,而四百至一千萬元的按揭槓桿亦提高了很多,而且在低息期來買這個板塊的樓宇單位,長遠上是會跑贏大市的。加上香港約有一百七十萬個可售的住宅單位,其中七成左右已經供滿,所以香港的既得利益者是佔多數。

配合大形勢 毋須放棄港市場

如果在香港推行創投計劃,投資成熟的年長一代以創投方式和年輕人合作做創新企業,數以十萬計的創業機會便會開放給年輕人,社會氛圍也有望改變。

記住,做一些配合大形勢的事及決定,現在香港人在這方面是做得很差,我們應該重新思索及上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