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健身變傷身百萬買教訓 預繳式銷售保障何時有

經濟轉差,預繳式銷售的行業首當其衝。有多間分店的健身中心日前突然結業,令不少購買套票的市民當災。有苦主被游說購買六百多堂私人訓練仍未開展,損失約五十萬元;有苦主更因健身導致頸椎椎間盤突出,醫療費及損失約百萬元。有關注人士認為,政府早前完成針對美容及健身行業的強制性冷靜期諮詢,惟至今仍「冇聲冇氣」,建議政府同時研究立法限制服務合約年期,加強保障消費者權益。

「佢(職員)幫我檢查吓身體,話我啲筋好硬……」陳小姐表示,去年三月途經有關健身中心的宣傳攤位,被職員以免費試堂帶往中心推銷,最終被游說購買三年的健身會籍和一百二十堂私人訓練堂,涉款逾十萬元。之後教練多次以威逼利誘游說她「加堂」,陳再先後十多次購買共六百多堂私人訓練堂,共花去約五十萬元。

依指導仍出事 需做大手術

健身中心上月突然結業,她仍有逾八成課堂未開展,五十萬元「凍過水」。她就事件通報消委會、海關等,正等待信用卡發卡銀行審批退款申請。事實上,陳三年前亦因另一間大型連鎖健身中心倒閉而損失慘重,對於再成苦主她深感無奈。

椎間盤曾經動過手術的蔡小姐,為改善身體機能,去年底以約一萬二千元購買五年半的健身會籍。今年三月職員再游說她購買價值約一萬五千元、一對一私人訓練服務,強調所有教練均有「運動治療牌」,能按照她的情況作針對性指導。惟至第二堂私人訓練,教練指導一個普拉提的動作,使她劇痛近兩星期,對方多次強調屬正常反應。但及後磁力共振檢查顯示,她其中一節頸椎椎間盤突出,壓住神經線,導致她出現頸痛、上臂麻痹、頭暈,連行動亦見不便。

追討會籍堂費 職員拒認責

「真係好痛苦,痛到要食有嗎啡成分嘅藥。」蔡接受全身麻醉,進行五個多小時的大手術,術後的痛楚使她猶有餘悸,頸上多了五厘米長的疤痕。她至今出入仍需靠拐杖輔助,醫療費高達六十萬元,加上八個月的病假,累計損失約一百萬元。期間她一直與健身中心交涉,要求退回會籍和課堂費用,惟職員不肯承認責任,如今該公司突然結業,她感追討更見悲觀。

魔鬼條款免責 結業難獲賠

記者翻閱健身中心與顧客簽訂的合約,發現魔鬼條款處處。包括「閣下同意免除(該公司)的法律責任」、「所有個人訓練課堂在任何情況下均不獲退款」。執業大律師陸偉雄指,當進入清盤程序,公司會按優次償還債項,包括有抵押債權人、僱員欠款、政府法定債項、無抵押債權人等,而顧客位列名單較後位置;加上服務合約上列明各項免責條款、含糊的申索對象,顧客可獲索償款項機率極低。

倡仿外國立法 限合約年期

關注消費者權益的深水埗區議員袁海文指,不少中小型健身、美容公司的流動現金極不穩定,靠顧客預繳的費用維持營運,易被外圍經濟環境影響而結業。他認為政府應參考外國,立法限制服務合約不得超過特定年期,公司亦需提供租約、第三方抵押等,以證可履行合約承諾提供服務;海關亦應加強「放蛇」等執法行動。

海關發言人回覆指,商戶若使用騷擾、威逼等手段,可能觸犯《商品說明條例》中「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的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五十萬元及監禁五年。一七年至一九年十月底,海關就涉及「健身服務」的舉報成功檢控三宗個案,另有十六宗個案正在進行審訊。

消委會回覆指,至今收到三百四十五宗有關該健身中心結業的投訴。今年一至十一月,該會共接獲一千多宗涉及健身中心的投訴,較去年全年多二十宗。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