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圍觀:自由放任種禍根 經濟政策須革新

香港持續多時的社會運動怎樣解決?為恢復社會平靜,港府必須改革經濟政策,現行的香港經濟政策本質是自由放任,但引伸出來的無論是高地價、累退稅制,均明顯扼殺中產階級,實為一種倒退。

當香港經濟快速增長時,尚可掩蓋有關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但一旦步入增長緩慢周期,便暴露出財富不平等、勞動收入不足以應付高樓價等問題。隨着年輕人的志向逐漸消磨,社會無可避免爆發衝突。

放寬樓按上限 糖衣毒藥

今年香港施政報告內容令人非常失望。其中,首置人士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由四百萬元放寬至八百萬元,基本上是「糖衣毒藥」。假設現時樓價跌一成,對於借足九成按揭貸款的首置人士,可能立刻變成負資產,對中產階級是個陷阱。不過,這項新政對地產開發商來說,卻是藉以推售新盤的好時機,惟中產階級可能要為此背負高昂代價。

長期以來,香港政府吹捧自由放任經濟,對商業行為過分容忍,不但形成商業大亨榨乾百姓最後一滴血的壞情況,更陷入土地短缺困局,對低收入階層人士造成的打擊可謂最大。其中一個令人震驚的例子就是,本地建築成本之高,已接近紐約,屬全球排名最高城市之一。為使香港人負擔得起自住物業,政府須解決土地供應及建築成本問題。

儘管高昂地價為政府帶來豐厚收入,但實際只相當於利率相對低的間接稅。為克服土地供應緊絀,政府應設法改變地主囤積土地惡習。除非地產政策有所改革,否則任何增加供應的舉措都可能陷入政治泥潭,而非有效解決方案。

改變高地價思維增供應

補救措施之一,可以由徵收高額土地增值稅入手,百分之六十是個很好的起跳點,及應每年評估及徵收。相信引入該稅項後,政府倡議增加土地供應,可能阻力驟減。

當政府收入不再依賴高地價,對財產及收入亦可徵收累進稅。例如,低過五百萬元的物業稅率可免於跌入稅網之中;五百萬元至一千萬元之間的物業稅率為百分之一。樓價愈高,便需徵收較高稅率。

政府必須採取具體措施盡快增加住宅供應,直至樓價回落至合理範圍內,當中可參考樓盤呎價佔初入職者平均月薪收入的比例。香港經濟勢必要重組,否則年輕人失去擁有家的希望,穩定更難以回歸社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