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黑死病殺2萬人 港英政府電燈柱掛老鼠箱

香港於一八九四年曾爆發「黑死病」鼠疫,短短五個月已造成逾二千人死亡,死亡率接近九成。鼠疫爆發至一九二四年才消失,死亡人數達二萬以上,是香港有紀錄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瘟疫。鼠疫爆發後,港英政府採取多項措施應對,亦同時促進醫學發展,提升香港居民的衞生意識。

當年設「潔淨局」洗太平地

一八九四年五月八日本港確診首宗鼠疫感染個案,未幾更在東華醫院發現已有二十人患上嚴重鼠疫。由於中鼠疫身亡的人屍體發黑長滿黑斑,故被稱為「黑死病」。早年華人聚居地區衞生情況惡劣,上環太平山街人口稠密,成為爆發鼠疫的重災區。當時港英政府共花去八十萬元遷出居民,並在該區成立細菌學檢驗所。

為防止鼠疫擴散,當年港英政府「潔淨局」不斷在受影響區域進行清潔消毒工作,並規定要定期消毒公廁,自此清潔家居行動成為習慣,即為人所熟悉的「洗太平地」。政府又將停泊於昂船洲醫院船「海之家」調往西環對出的維多利亞港海面,強制將患者送上船隔離,以西醫方法治療,後來改送華人患者到臨時醫院治療。至於屍體須以石灰消毒,才可以埋葬。

港英政府又在全港的電燈柱掛上「老鼠箱」,如果市民在街執到死老鼠,便可放入箱內,當局每日收兩次老鼠箱,如死老鼠被檢出有鼠疫,會立即在該箱附近作調查及清潔。在一九○七年全港大概有六百五十個老鼠箱,而單在該年的四月至九月,香港細菌學院便收集了一萬九千隻死老鼠,當中有二十三隻有鼠疫。據悉該老鼠箱一直掛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而後人更以「電燈柱掛老鼠箱」來形容一些高矮不相配的情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