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圍觀:政府建制文宣失敗 港台作亂肆無忌憚

香港回歸二十二年,民生福利、勞工就業不少都優勝於前,緣何民怨不消反增,很是值得當局認真檢討。首誤便是文宣,人們可以看到很多香港存在的缺陷。尤其自六月初爆發反修例暴力暴亂事件之後,政府的文宣工作更有不少需改善和反省的地方,既讓人非常失望,又恨鐵不成鋼。

所謂民生福利,老人福利以及勞工就業甚至醫療,回歸之後其實大大超越回歸前,普羅市民及長者都應感受得到。像對公屋住戶免租,全港市民住戶提供電費津貼,幾乎每隔三兩年就會有一次,但回歸前的港英當局一次也沒有。近年政府先後提供對跨區工作之勞工車費津貼及對在職低收入勞工生活津貼、失業生活津貼等,都對基層帶來不少裨益。

民生福利 尤勝英治時代

更甚者,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申請入住政府老人院或政府資助私營老人院,只要合乎資格都得到社署獲批全額免費入住,每人每月住院費約七千至九千元不等。粗略估計,目前得到社署獲批免費住院之老人數目達七萬至九萬之多,算一算每人每月八千元住院乘七萬多人,每年政府為這七、八萬老人住院費提供多少億費用。所有這些,都是回歸後才有的。

至於自由度和民主來說,回歸後亦比回歸前有過之而無不及,香港的遊行示威幾乎無日無之,議會直選、特首普選,回歸前的港督純屬英倫指派,哪一個更民主﹖

官方喉舌 屢與政府對立

但是,香港的民怨卻似有增無減,為甚麼出現這種偏差?個人以為,政府的文宣工作有缺失之嫌,沒有技巧作出宣傳推介,稍有過失,便被傳媒大肆攻擊,政府文宣部門不但不幫腔,反而站在對方立場圍攻謾罵政府,最典型例子莫如是香港電台。

港台本應是政府宣傳喉舌,為政府施政進行宣傳和推介的一個功能文宣部門。然則,香港電台這個每年花費十多億公帑的電台,不但沒有為政府施政作出有關文宣工作,反之卻每事與政府作對,唱反調,謾罵攻擊政府,這是全世界都沒有的。政府文宣「倒米」,部門官員當然有責,只有改善文宣、加強民意工作,才能貼近市民,化解市民對政府的誤解及民怨。

香港華人革新協會副會長 文滿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