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持續近半年的修例風波導致百業蕭條,民生大受影響,基層叫苦。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公布,將於短期內推出第四輪紓困措施,雖然預計今年甚至未來一至兩年會出現財政赤字,但應好好運用財政盈餘為市民解困,並指政府今年八月至十月已推出三輪紓困措施,動用了二百億元。有學者批評紓困措施均屬民生政策,未能解決政治問題,止暴無力。
林鄭指出,近日多項經濟數據顯示,經濟進入嚴峻局面,十月份零售銷售數字按年下跌百分之二十四點三,預料失業率隨後會上升,政府望達致撐企業保就業的目標,並已要求各司局長,遏止暴力之餘,亦要以紓困角度協助業界解決困難。她又稱,在區議會選舉過後,剛過去的周六日又再有示威衝突,繼續出現堵路及掟汽油彈,認為警方已非常克制,但也要使用催淚彈驅散,希望暴力行為停止。
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表示,政府推出所謂紓困措施對解決現時局面的作用不大,過去周日的遊行強調毋忘初心,重申五大訴求,示威者提出的五大訴求均為政治訴求。陳認為,政府在此方面應不會退讓,即使政府如示威者所願,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也不能立即平息現況,而現時的紓困措施均屬民生政策,未能解決政治問題,止暴無力。
陳稱,示威活動在過去數月急劇變化,餐飲及零售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可惜政府的紓困措施缺乏針對性,未能處理核心問題,而多輪措施亦不是非常好或令人眼前一亮,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展現成效,未能解決企業燃眉之急。
立法會議員尹兆堅形容,香港有如患了政治癌症,政府卻以止咳藥來治,當然不見效。尹指,若政府不回應政治訴求,就算多撥款三百億元、為市民減租,仍會有市民繼續上街示威,況且現時政府只是派糖碎,是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