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保護香港法案》,得到總統特朗普簽署成為法律,一時成為香港傳媒和政界的大新聞。北京政府當然大聲反對,認為是干涉中國內政。特區政府也表示不滿,但了解自己地位較低,沒有太多發言權。香港那些專門依仗美國撐腰對抗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的政客當然欣喜若狂,額手稱慶,雖然他們遲早要向香港市民解釋為何要去游說美國懲罰香港,令港美貿易蒙上陰影。有些專門跟着美國指揮棒跳舞的小嘍囉立即站出來張牙舞爪,聲稱向美國政府遞交名單,要求懲罰某些特區政府的官員。
這次美國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保護香港法案》立法,明眼人都會看出,其出發點並不在關心香港的所謂民主和人權,他們真正目的是針對北京,作為發動針對中國的新冷戰大策略下的其中一隻棋子,其作用與發動中美貿易戰爭、派軍艦進入南中國海海域航行游弋、禁止美國高科技產品出口中國、禁止美國國內使用華為通訊設備等種種大小動作如出一轍,認為有助遏止中國發展。既然這兩條新法例是全球大棋局下的一着棋,香港無論做甚麼或者不做甚麼,其實都影響不大。就算特區政府完全跪低,全部接受暴亂派提出的五大訴求,美國也不會立即對香港和顏悅色,忘記這兩條新法案。換轉來說,就算特區政府完全不理會美國這兩條新法例,繼續執行自己的止暴制亂部署,不見得美國會立即採取積極行動。
這兩條新法例的重要性是備用性的,為日後作準備,每年美國政府就香港局勢向國會提交報告前,可拿出來找北京討價還價,乘機需索,藉此多拿點利益。雖然說,美國不少其他政策都是赤裸裸不需立甚麼法律,但有法律存在,起碼來得理直氣壯一點。
以香港的經濟規模和國際實力,在美國的壓迫下,基本上是無力反抗的,所以低調反駁幾聲應應景,也算是盡了力。
在當前中美關係的考慮下,我相信其實北京能作出的回應也不太多,總不能把中美貿易談判了這麼長時間才達成的初步協議一下子擱置推翻,重新開始。貿易戰肯定對雙方都有損失,而且中方損失較大,推翻後重新再談對中方不一定有利。
既然形勢比人強,估計北京只能挑一些小事情作點姿態,例如較長時間內不批准美艦訪港補給;針對一些鷹派傾向較重的美國政客,或者披上NGO外衣的社會人士,拒絕他們進入港澳內地;在內地抓幾個一早已經暴露但未採取行動拘捕的特工,也算是作出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