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未有文獻指催淚彈致二噁英中毒

【本報訊】反修例示威衝突禍延十八區,警方曾於多區施放催淚彈,惹來市民關注催淚彈對環境及健康的影響。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衞生署及香港中毒諮詢中心都有翻查醫學文獻及科學研究,以理解一般催淚彈的成分,當中未有發現催淚彈會引致二噁英中毒個案,而醫管局處理曾接觸催淚彈求醫個案,一般可以於短暫時間下徵狀消失,大部分毋須入院。

燒雜物掟燃彈亦釋二噁英

陳肇始續指,警方稱催淚彈燃燒時間短,所產生的山埃能夠在空氣中快速消散,而過往施放催淚彈的地方多在街道等開放地方,而環境局的專家亦確認焚燒垃圾為二噁英產生來源,認為焚燒雜物、使用汽油彈都會釋出二噁英。陳又指,催淚彈主要成分為粒子,擴散範圍有限,環境局亦認為對空氣質素沒有明顯影響,但現時有幾方面的指引,包括如何處理暴露催淚彈下的食物、室內家居清洗等。

醫學界陳沛然直言,他作為醫生亦不知如何處理催淚氣體,而伊利沙伯醫院的醫生及護士亦不懂如何清洗冷氣系統,亦不知道使用漂白水清潔會產生化學反應,強調知悉催淚彈的化學成分有助處理問題。議員黃碧雲不滿食衞局未有進行化驗,就相信保安局指催淚彈安全的講法。

清潔乏培訓 缺保護裝備

有清潔工會昨亦指出,食環署外判清潔工人需長時間留在街道清潔,過程中必然揚起催淚彈殘留物,但工人從未受過清理化學物等相關培訓,亦僅獲提供普通外科口罩及膠手套,保護裝備明顯不足。工會認為,政府未能掌握催淚彈成分,難以評估催淚煙對清潔工人的健康威脅,故促政府委派專業人士到受催淚彈影響嚴重的地方執行清潔工作,而受影響輕微的地方,必須為清潔工人提供足夠裝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