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紓緩公營醫療壓力,港府正發展基層醫療,逐步於全港十八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透過醫社合作,提供慢性病管理及復康,以及推廣預防疾病的訊息。有學者認為康健中心的服務有改進空間,患者處於被動角色,要將基層醫療帶入社區,應擴展更多外展服務,如安排專職醫療團隊到學校或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教育及工作坊,做到預防勝於治療。
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系主任曾永康表示,本港缺乏基層醫療推廣及教育,港人求醫習慣是一有病就到急症室,而且是有病才求醫,鮮有管理健康及預防疾病意識。他舉例指,過往有研究發現,不少教師都有輕度焦慮或抑鬱,這些輕微的情緒病未必去到要求醫,但置之不理,亦可能惡化至精神病。有研究發現,主動到校為教師提供壓力管理課程,例如做瑜伽、穴位按壓等,已有效減低他們焦慮症狀,可見及早介入能減低患病風險。
他指參考外國基層醫療經驗,建議港府除了設立地區康健中心,亦應主動做更多外展服務,例如安排物理治療師或職業治療師到校園或工作場所,教導伸展動作,減低因久坐而出現的腰椎退化,做到中醫所講的「治未病」。他又以理大為例,大部分職業治療或物理治療畢業生都到公立醫院工作,到社區工作佔較少比例,需大規模加大學額,才能配合到發展推廣基層醫療的需求。
曾又說,現時本港康健中心仍處於發展初期,僅提供高血壓或糖尿病管理等,外國的基層醫療提供的慢性病管理較多,服務對象亦不限於長者,還包括婦女或兒童,例如常見的兒童肥胖、讀寫障礙等;婦女亦有更年期管理或精神健康治療。他希望康健中心日後可納入更多不同種類的慢性病管理,擴大社區受惠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