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調:無客無生意 遲來補貼難奏效

【本報訊】面對外圍經濟下行及本地社會事件,今年是本港近十年以來經濟形勢最差的一年,料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的經濟都會較差,市民要有心理準備過「緊日子」。反修例風波持續,嚴重衝擊運輸、物流、旅遊、零售及餐飲等行業,港府擠牙膏式推出支援措施,遭業界批評杯水車薪,作用有限,直言關鍵是「無客無生意」,補貼成效受限制,認為港府應先平亂增客源才能治本。

港府第三輪支援措施主要涉及運輸業,包括提供六個月燃料補貼,燃料補貼分為三類,當局會補貼的士和紅色小巴司機的石油氣開支,每公升寬免一元;綠色小巴和專營巴士會以實報實銷,津貼三分一燃料開支;非專營巴士、商用車輛和船隻則獲一次五千元補貼,涉及開支十三億六千五百萬元。另會一次性豁免本地商用船隻檢驗費,涉及開支一千六百五十萬元。

港府又會擴大政府產業的租金寬免範圍,包括地政總署及康文署轄下的公眾停車場、超級市場、商店,康文署轄下的小食亭及餐廳等,租金減免五成,為期六個月,涉及六億元。

至於旅遊業相關措施,當局將動用香港旅遊發展局現有的一億元儲備,推出「旅行社現金鼓勵計劃」,按旅行社接待旅客人數發放每人一百至一百二十元的現金資助,但每間旅行社最多只可獲六萬元。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龍分會主任杜燊棠認為,港府補貼燃料費幫助不大,每更司機節省廿至卅元,僅屬「一支旗」的落錶收費。由反修例風波爆發至今,的士司機的營業額減少四至五成,即每更少二百至三百元,業界損失慘重,批評支援措施又來得太遲,不少司機已被迫轉行。

傾斜旅業運輸界 懶理餐飲業

香港旅行社東主協會會長葉慶寧則批評獎勵方式過於複雜,振興旅遊業力度不足,又認為要真正幫助到業界,港府先要令旅客覺得香港安全才會來港,否則數百元補貼根本難有成效。

此外,有餐飲界人士則批評港府紓困措施傾斜旅遊業及運輸界,漠視正處於水深火熱的本地餐飲業,控訴本港爆發反修例風波後,餐飲業僅獲減免牌費的優惠,促港府盡早為業界提供適切支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