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修例風波導致多區爆發激烈示威衝擊,大量公物被破壞。外界早前有意見認為應引用俗稱《緊急法》的《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藉此「封網」限制通訊以解決示威問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重申,是否「封網」需要審慎處理,但重申政府無計劃再用《緊急法》。
楊強調,政府已表明無計劃再動用《緊急法》,而且本港資訊自由流通是核心價值,數據流量在亞太區數一數二,所有影響資訊自由流動的決定都需要慎重考量,否則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至於示威者經常以Telegram等社交平台通訊,有意見指應針對封鎖,楊則指不敢判斷是否有可能封鎖,因過去不可能的事都會變成可能。
對於九龍灣的智慧燈柱早前被示威者破壞,楊指,要增強市民對智慧燈柱的信心,一定要靠向社會多解釋,找第三方專家檢視有否足夠保護私隱。他指智慧燈柱搜集的數據不會侵犯私隱,資料不會辨認到個人身份,並舉例指智慧燈柱可偵側路面擠塞,如有多輛的士在路上,但搜集的資料不包括的士車牌。
另外,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香港警方最少三年前已開始使用一間以澳洲悉尼為基地的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有關軟件可掃描包括閉路電視在內的畫面,並自動識別人臉及車牌,再與警方的資料庫比較,以在人群中找出疑人,但就不清楚警方有否在近月的反修例示威中使用有關系統。報道並指,六月反修例示威開展之後,在有關公司向港警提供的一次培訓中,有警員曾詢問如何以行車紀錄儀畫面,來自動識別車牌。
警方發言人指會不時檢視調查工具的成效,有關檢視涵蓋各種裝備,包括各式可協助警方進行刑事調查時辨認疑犯的軟件,以加強警方整體刑事調查的能力;警方使用有關軟件時均會遵守相關法律及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