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大閘蟹當道,無牌兼冒牌大閘蟹充斥市面!陽澄湖上周開捕,本港市面及網店均已有售,食環署去年實施賣蟹新法規,本報揭發部分零售商涉未有領取相關牌照,偷偷出售聲稱陽澄湖大閘蟹,蟹上更沒有防偽蟹扣。業內人士指至今內地仍未發正式批文,市面上陽澄湖大閘蟹來源成疑,法律界人士指有關零售商分分鐘雙重違規,嚴重者可被判囚。
「呢啲係陽澄湖大閘蟹啊,九十蚊一隻!」尖沙咀一間標榜銷售陽澄湖大閘蟹的地舖,設有多個專用雪櫃,部分十室九空,又有雪櫃用作盛載飲品出售,均未見大閘蟹蹤影。本報記者佯裝顧客查詢時,店員始從其中一個雪櫃的暗格裏,取出逾十隻以草繩綑綁的大閘蟹,她聲稱大閘蟹來自陽澄湖,每隻足四両重,四隻約售三百六十元;但蟹上卻未見蟹扣。
陽澄湖大閘蟹廣受老饕歡迎,佐敦一間食肆近日亦大力推廣,出售「膏味濃郁」的陽澄湖大閘蟹,售價一百九十八元一對,母蟹及公蟹各一。記者致電查詢時,店員斬釘截鐵說是陽澄湖蟹,更指可零售及代客蒸蟹,「最少買一對,同你蒸埋就收番加一服務費。」
社交平台更湧現多間網店以陽澄湖大閘蟹作招徠,其中一家強調只賣「靚蟹」的網店,聲稱提供產自陽澄湖及洪澤湖的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價格較高,由每隻九十八元至一百一十八元不等,後者則由每隻七十八元起。記者以近六百元訂購六隻陽澄湖公蟹,店主卻相約在屯門一處偏遠的村屋停車場外,且只由外傭交收,六隻蟹以內藏化學乾冰的保鮮袋盛載;蟹上同樣未見任何防偽特徵。
食環署去年起實施新規定,銷售大閘蟹的實體店及網店,均需領有「介貝類水產動物(大閘蟹)售賣許可證」,銷售處所必須合乎包括設置雪櫃及洗手盆等衞生要求,大閘蟹亦必須來自合法來源及附有該署認可的衞生證明書等,署方證實上述網店未持有相關牌照。
「可能大陸都唔夠食,估計十月之後先有機會出到批文。」九龍城持牌銷售商永富食品公司董事陳錦輝指,目前銷售的大閘蟹主要來自日本,而今年陽澄湖大閘蟹於上月底開捕,至今尚未收到內地相關批文,他認為若有人稱現時已有陽澄湖蟹銷售,來源值得懷疑。此外,據內地資料顯示,蘇州市境內自然形成的陽澄湖水域所出產的大閘蟹,需經過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確認,每隻蟹繫有官方認證並設二維碼的「防偽蟹扣」。
「如果市面未有正式批文,佢又聲稱係陽澄湖蟹,咁已經係虛假商品說明!」律師梁永鏗指,大閘蟹是着重貨源的商品,如江蘇陽澄湖的品質期望較高,消費者亦較願意出更高價錢購買,若有人訛稱貨源是尚未正式進口本港的陽澄湖大閘蟹,已構成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邵家輝指,現時網上購物大行其道,大閘蟹屬新鮮海產類,需要在特定儲存設施確保食物安全,無論網店或實體店,當局都要確保銷售人士合乎牌照規定,主動巡查及抽驗,保障市民健康。他指本港一向以出售正貨正牌商品見稱,若有人以虛假說明銷售大閘蟹,海關亦需調查,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食環署發言人指,截至八月三十一日,共批准簽發一百二十七張介貝類水產動物(大閘蟹)售賣許可證,當中十九張為網上售賣限制出售食物許可證。如有足夠證據顯示有人未獲准許售賣限制出售的食物,會提出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六個月,另加每天罰款最高九百元。發言人又指,今年八月至今,共有五批總重量約一千一百公斤從日本進口並附有當地衞生證明書的大閘蟹,以及五批總重量約三千八百公斤內地大閘蟹經南韓進口本港。
海關發言人指,根據《商品說明條例》,商戶如就有關貨品作出虛假或具誤導性達關鍵程度的陳述,可構成虛假商品說明的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五十萬元及監禁五年。由一六年至今年八月底,海關共接獲廿八宗有關大閘蟹涉嫌違例的舉報,正在調查其中三宗,餘下個案經調查後未有足夠證據證實違例。
圖/文:專案組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