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撤華令來勢洶 美遏華招數多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布,下月起向價值三千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百分之十五關稅;另一方面,目前被徵收百分之二十五關稅的二千五百億美元中國商品,稅率亦將於十月一日調升至百分之三十。更有甚者,特氏揚言將要求在中國投資的美國企業尋找能代替中國的供應商,甚至乾脆將生產線撤出中國。根據特氏的說法,總統可根據一九七七年生效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禁制私人企業或某個產業的活動。

美國總統雖然號稱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但是否真的可以一聲令下推出「撤華令」,外界莫衷一是。暫時人們看到的是,特朗普暫緩宣布緊急狀態令,立場似乎有所軟化,但他為了連任無所不用其極,此前為繞過國會獲得興建美、墨邊境圍牆所需資金,亦曾頒布緊急狀態令,會否重施故技,誰也說不準。

特朗普的「撤華令」是否可行,連日來成為美國輿論界的熱議課題。財政部長姆紐欽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庫德洛刻意保持靈活性,強調美國對華貿易戰還有很多牌可打。有分析指出,以往IEEPA的適用範圍大多限於敵對國家,例如人質危機期間的伊朗,施諸「貿易夥伴」身上,未之有也。更何況,IEEPA只可要求企業將來停止在個別國家投資,法治精神講究「既往不咎」,特氏利用IEEPA要求企業撤出中國,勢必受到司法挑戰。但也有學者指出,特朗普未必需要一刀切要求美國企業撤出中國,而國家是否進入緊急狀態,總統亦有很大演繹空間。事實上,此前特氏亦曾以「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向其他國家的鋼、鋁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如特氏真的有意實施「撤華令」,最就手莫過於以「知識產權被竊取」作為切入點,限制相關企業在華投資,鑑於法院對涉及國家安全權力的案子一向傾向總統,即使遇到訴訟,也很大可能在法院過關。

決戰較量 無可避免

然而總統的行政權力是一回事,商界規律卻是另一回事。對於美國大企業來說,中國不僅是一個巨大市場,更是無法擺脫的供應鏈。特別是電子行業,更是難以切斷與中國的聯繫。以蘋果為例,儘管中美貿易摩擦不斷,該公司在中國的供貨、製造廠商近年仍是有增無減。有分析指出,中國目前仍主導着大量零部件的生產,優勢暫時不會被越南等鄰國取代。

正如有企業界人士指出,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已經「大到不能倒」,所謂「撤華令」只是「紙老虎」,充其量只是增加營商前景的不確定性,令企業暫時延後對華投資的計劃而已。

當然,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特朗普要迫使企業撤出中國,辦法多的是。繼續提高關稅,令在中國營運的公司無利可圖,禁止在中國有業務的美國公司參與競投聯邦項目等,皆是特氏後續可打的牌。不管怎麼說,中國挑戰美國世界霸主地位,「遏華」已成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的共識,即使民主黨總統上場,也難以徹底改觀。在此情況下,中美在各個層面的較量將無可避免,貿易戰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