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倒萬億填海 政府死性不改

特區史上最動盪的夏天,反修訂逃犯例風波,連串暴力示威癱瘓了立法會,多項工程撥款被迫押後,包括惹人爭議的「明日大嶼」中部水域填海首期研究項目的撥款。

造價逾六千億港元的基建項目「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外界估計以政府慣性超支延誤往績,加上通脹,最終支出預計過萬億。去年十月林鄭公布計劃時,各方反對之聲不絕,高呼「倒錢落海」。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再度強調政府不會輕易放棄計劃,預料財委會年底會討論前期研究撥款。

「明日大嶼」計劃合共造地一千七百公頃,在二○二五年才展開首階段第一期填海工程,要等到二○三二年才有首批住宅單位落成,林鄭去年一提出便被轟「遠水不能救近火」。更有不少專家及學者批評中部水域填海對生態及航道有深遠影響,政府的方案缺乏完善的規劃,有牽一髮動全身之虞。

政府的着眼點是房屋供應,治標不治本,環團有數據顯示利用棕地建屋更具成本效益,不必冒天文數字超支風險,亦避免承受生態破壞的後遺症。

香港高官習慣公務員思維,只懂頭痛醫頭,更多時候是藥石亂投,帶領這項世紀工程未能給予市民足夠信心。單單看沙中線月台「短筋」事件,乘客恐淪為「沙中人」,填海建人工島工程難度更大,稍有差池便會把市民送作「海中魂」。

因噎廢食固然不可取,前車可鑑卻是港人最大的憂慮。修訂逃犯例因為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等高官解說不力,市民對法律一知半解,給反對派有機可乘,製造白色恐怖,終致軒然大波。「明日大嶼」現在是重蹈覆轍,政府未能消除大眾疑慮,一意孤行,所謂願景顯然是一廂情願,未有足夠民意支持,又製造機會給牛鬼蛇神搞破壞,最終恐怕掏空庫房又賠上特區前途。

像「明日大嶼」計劃一公布,便有人質疑是為了配合融入大灣區。其實這種政治陰謀論缺乏實際證據支持,純粹為反而反,而事實卻是剛好相反,初步方案顯然未有顧及與大灣區發展配合,各自修行。今年三月有報道指,內地當局計劃在深圳前海興建高鐵接駁香港東大嶼,黃偉綸稱看新聞報道才知,若非局長不盡不實,便是對口單位溝通不足。

粵港澳大灣區被視為國家改革開放新篇章,發展宏闊,香港優勢產業可以落戶大灣區,港人亦能移居就業,是世紀初難得機遇。特區官員目光短淺,怠惰不思進取,未有消化整個藍圖,虛與委蛇,推動毫不積極,故一直「只聞樓梯響」。現屆政府視「明日大嶼」為重中之重,令人懷疑林鄭眼中,香港的明天是在大嶼區還是大灣區?融入大灣區,有助解決不少香港資源問題,包括住屋及就業。現在傾力建人工島「獨善其身」,還會有餘力參與發展大灣區嗎?貪多必失,政府把自己陷入兩難局面。

香港整體發展到了樽頸位,需要有魄力有謀略的管治團隊帶領走出困局,而不是像歷屆政府「好大喜功」,終致徒勞無功,把特區明日也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