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水浸黑點餘六個 渠署申撥處理

【本報訊】近年本港每逢大雨,新界地區會嚴重水浸,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在立法會稱,在多個防洪工程計劃相繼完成後,水浸黑點已減少。截至今年三月,當局已消除有一百二十五個水浸黑點,現時餘下該類黑點六個,分別位於大埔汀角路、灣仔區、新田石湖圍、林村谷盤地、尖沙咀和南區。他表示,渠務署已完成位於大埔汀角路和灣仔的工程,並分階段加強餘下水浸黑點的排水設施,而南區水浸黑點的排洪能力工程會向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開展。

議員關注惡劣天氣應變

議員梁志祥舉例指,屬新市鎮的天水圍,其疏水系統本應能應付水浸,但由於颱風山竹襲港後,不少樹葉至今年五月份仍未清理,致渠道淤塞。他認為極端天氣固然會造成水浸,但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的處理手法亦會引起問題。

有議員則認為,惡劣天氣變得更具破壞力,建議港府應透過利用創新科技,加強通報機制和提升防洪設施,讓市民及早應變。

黃偉綸回應時指,當局現時會透過閉路電視了解水管的水浸情況,又指會樂意運用新科技。他又指,過去五年渠務署一共接獲約四百宗水浸報告,平均每年八十宗,當中有七宗是發生於新界水浸黑點,屬短暫及局部情況。他又指,如當區居民看到有渠道淤塞的情況,應通知渠務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