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首間公立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將近「壓力爆煲」!位於東區醫院的醫管局首個高壓氧治療中心啟用至今八個月,服務需求劇增,惟中心的人手嚴重不足,僅靠不足十名醫護人手當值。團隊人員需廿四小時「on call」並經常搏命「OT」(加班),有醫生累積工作超時百多小時尚未「補鐘」,醫院管理局港島東聯網總監陸志聰承認,因醫管局首辦高壓艙,低估了服務量。中心原定將服務擴展至非緊急病症,估計亦要順延。他將向醫管局總部「告急」,優先增撥資源加強中心人手。
高壓氧治療急救,可針對性應用於一氧化碳中毒、潛水夫症等足以短時間內奪命的危疾,高壓氧中心啟用八個月以來,以三十人因一氧化碳中毒須接受高壓氧治療佔最多,該症常見於密閉空間吸入氣體而中毒。由於高壓氧治療需求量大,醫管局有意在啟德醫院設立第二座高壓氧治療艙,但人手成為一大挑戰。
以東區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為例,中心啟用以來提供約二百三十節服務,治療近百個病人,但平常單靠已接受海外培訓的兩名醫生及七名護士「死撐」運作。據悉,受訓的醫護需輪流於中心當值,平日則返回急症室處理大量急症。由於中心要廿四小時候命,換言之相關人員在正常工作後,若有病人送往高壓艙救治,中心的候召醫護便要「直踩」,甚至超時工作。然而,每節高壓氧治療規定需由最少一名受訓的醫生、四名受訓護士在場,部分治療耗時三至四小時,令醫護團隊囤積大量「OT」。
有內部人員慨嘆「想補鐘都無位補!」歸咎醫管局總辦事處早在九年前規劃服務時,低估了人手需求。據悉,院方的計劃書預算人手原本比現時多一倍,但總部以首辦、沒有經驗可循為由,只初步分配九名醫護人員予中心,預備「開咗再睇吓點」。結果中心的服務籌備時間比預期長,團隊中一名資深護士一三年被送往海外培訓,而中心啟用不足一年,該護士已將退休。
東區醫院表示,遴選受訓的員工時已表明,員工必須願意負擔額外的工作量。目前有七名急症科醫生、五名深切治療部醫生,以及三十五名護士完成海外的高壓氧治療訓練。該院承認,至今開放時間內,中心人手只能維持兩名醫生配七名護士當值,其餘時間由兩名醫生配四至五名護士候命,院方計劃於2019/20年度增加培訓名額,維持中心服務及人手穩定。
陸志聰表示,上任後留意到中心需求量比預期高,潛水夫症患者遠超預期,但人手應付不暇。他認同中心人手有改善空間,強調高壓氧治療意義重大,決不會因人手不足、培訓和運作成本高,「腰斬」服務或縮短服務時間。他會嘗試在會議中提出以醫管局的額外資源增聘人手,未來年度的工作計劃亦會優先增撥資源予該中心。陸又稱,高壓氧治療由專家花近八年時間規劃,是醫管局首辦的服務,可借鑑規劃人手的例子極少,會逐步改善發現的問題。
戴碧怡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