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日食魚生小心禍蟲口入

滑潺潺的蟲蟲在腸道蠕動、「捉都捉唔住」的恐怖場面,背後原來是進食未經煮熟食物「遺禍」!有腸胃科專科醫生表示,臨床發現不少個案曾經前往日本旅遊,開懷大吃魚生,返港數月後,大便出現異常,肚脹不適,求醫後確診腸內有寄生蟲,需要接受杜蟲治療,提醒有四種寄生蟲要小心「禍從口入」。

大腸內窺鏡潛入陰森腸道窺探,一條蛔蟲忽然探頭而出,整個手術室都嘩聲四起。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吳嘉恩與手術團隊展開「捉蟲」行動,恐防蛔蟲被抓時斷開,吳醫生一度嘗試「拖網捕蟲」,惟蛔蟲迅速閃避,即時改用「圈套」將蟲的頭部鎖住,成功將身長二十厘米的蛔蟲抽出病人體外。

根據吳嘉恩的臨床經驗,每年至少有一宗腸胃生蟲的個案,患者因腹部不適和膨脹、腹瀉,或留意到大便有蟲卵而求醫,曾有廿多歲男病人無便意都長期肚痛,加上大便異常帶黏液求醫,吳醫生問診時得知該名男病人於去年底曾遊日本,食過魚生和沙律,此後亦飲食如常,吳推斷男病人吃過未經煮熟食物而「生蟲」,透過內窺鏡拉出一條長長的蛔蟲;另有病人會直接將成蟲連同糞便排出。

藏腸道攝營養 「住足10年」

常見的腸道寄生蟲有四種,分別是蛔蟲、縧蟲、肝吸蟲及鞭蟲。其中蛔蟲最常潛藏在泥土,因此未洗淨的「有機」沙律菜或使用糞便作肥料的蔬菜內,都是蛔蟲的棲息地。吳嘉恩指,進食帶蛔蟲的食物後,蟲卵或幼蟲會寄居人體十二指腸內,蠕動到血液,隨血漂流到肺臟,大約三至四個月長大為成蟲後,有機會黏在痰液,病人不為意將帶蟲的痰液吞回肚內,蛔蟲就可在腸道藏身和攝取營養,一住住足十多年。

醬油蟹生鯇魚片亦高危

除魚生屬高風險,經常附在生豬肉、牛肉的縧蟲也要提防。縧蟲寄生在人體小腸內,患者的糞便會帶有蟲卵;而近年流行韓式「醬油蟹」或中國人愛吃的生鯇魚片,都有機會將肝吸蟲帶到體內。吳嘉恩解釋,肝吸蟲被蝸牛吃掉後再排進水,「蟲蟲」可依附在淡水魚身上,故生食魚片就會連蟲入口,寄生在人類肝臟。至於體積較小的鞭蟲亦可藏於大腸內發育,存活至少五至十年。

證實肚內有蟲後,醫生會處方杜蟲藥,以藥物將寄生蟲排出體外,大部分人能根治蟲患;但吳嘉恩提醒,要防止寄生蟲入侵,清潔最緊要,尤其負責煮食的人,處理食物前、如廁後,都要徹底清潔雙手,切勿食用未經煮熟的食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