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葡萄膜是眼球內層組織,若出現炎症有機會引致白內障、青光眼及視網膜破壞等情況,嚴重可致失明。有眼科專科醫生表示,貝賽特氏症候群是引起嚴重葡萄膜炎的原因之一,該症同時會導致口腔和生殖器官潰瘍及關節炎等,多發於二十至四十歲,惟以高劑量的類固醇治療會帶來嚴重副作用,香港近年引入生物製劑療法,有助病人康復。
眼科專科醫生何璟穎指,葡萄膜炎的症狀包括眼睛發紅、痛楚、視力模糊、畏光及視力下降等,成因可能是細菌感染,亦有可能與自身免疫系統有關,如貝氏症和紅斑狼瘡症等,其中貝氏症引起的葡萄膜炎患者大多十分年輕,遇過年紀最小僅九歲。她表示,以往多用口服類固醇治療,惟病人長期服用類固醇會引起嚴重副作用,例如高血壓、骨質疏鬆及糖尿病等,亦可能會影響未成年人發育等,目前香港引入由生物細胞製成的生物製劑作治療藥物,大大減少類固醇副作用。
梁先生二十歲時貝氏症病發,出現口腔潰瘍,背部出現皮疹等症狀,其後雙眼患葡萄膜炎,接受類固醇治療後副作用嚴重,「當時全身發熱,瞓唔到覺,情緒暴躁」。他於五年前開始改以生物製劑治療,現時視力良好,無青光眼及白內障等併發症,葡萄膜炎發作次數亦由每年七至八次,減到兩至三次。
另外,為期三個月的「香港眼科醫療發展之回顧及展望」展覽昨起在香港醫學博物館舉行,展出多項眼科醫療器材,介紹本港眼科醫學發展。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為展覽致開幕詞時指,本港七、八十年代僅十多名眼科醫生,現時眼科專科醫生已達四百多人,但隨着人口老化問題,相信眼科需求會增加,港府會致力減少市民患病機會,減輕醫療體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