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灘膠樽逾萬個「怡寶」「可樂」佔最多

【本報訊】全球每年有多達八百萬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嚴重污染環境及破壞生態,其中以飲品膠樽等最為常見。環保團體綠惜地球統計過去一年在本港岸邊拾獲的一萬一千多個膠樽,發現簡體字及繁體字包裝的膠樽各佔一半;又指單是內地品牌怡寶、全球飲品巨企可口可樂及本地品牌維他的膠樽量,已佔總數一半。團體強調消費者及生產商均有責任源頭減廢,促請當局盡快立法規管膠樽生產者責任。

簡繁體包裝各佔48%

綠惜地球自去年七月起,在港、九、新界共二十五個岸灘,進行了四十三場淨灘行動,拾獲一萬一千多個飲品膠樽,並統計了各品牌所佔的膠樽數目。在可識別品牌的約八千個膠樽中,簡體字及繁體字包裝各佔四成八。按品牌計算,廢棄膠樽以怡寶佔最多,有一成八;可口可樂及維他緊隨其後,分別佔一成七及一成半。而單計約四千個繁體字包裝膠樽,三成屬維他系列,兩成八屬可口可樂系列,屈臣氏系列亦佔一成七。

綠惜地球認為簡體字及繁體字品牌膠樽數目相近,反映香港海岸線深受內地垃圾影響,又指中國是全球製造最多海洋塑膠垃圾的國家,有責任正視問題,包括盡早推出飲品及包裝容器的生產者責任法規,加強廢物回收,以及加強粵港政府合作監督及通報,防止廢塑膠垃圾落入大海等。他們提到全球不少飲品商如可口可樂及維他等,已承諾二○二五年回收七至九成飲品容器,呼籲內地品牌盡快跟上步伐,訂出減塑目標及措施。

回收率不足7%捱轟

本港方面,團體斥膠樽回收率長期低迷,前年僅得不足百分之七,促請環境保護署盡早完成膠樽生產者責任法規的顧問研究,並提出立法對策。他們又指,拾獲的膠樽中,近七成為礦泉水及蒸餾水等純水產品,提醒市民應自備水樽,又呼籲社區增設更多飲水設施,減少製造膠樽垃圾;而生產商亦應改變銷售模式,以斟飲設施取代即棄容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