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院護士母子檔 傳承視病猶親

九十後少年楊定壹視伊利沙伯醫院為「第二個家」,幼童時因為身體問題頻繁出入伊院、小學時又常常到伊院等待身為護士的母親談敏茹下班,如今他成為伊院內科病房註冊護士,與媽媽在伊院共事三年。這對母子護士因為工作關係更親密,而且身為註冊護士的兒子服務私人病房時,是媽媽的上級,在一次轉交病人的過程中恰好與母親合作,當母親公事公辦地稱呼他為「阿Sir」時,定壹一度錯愕且不習慣。工作地點常要「單眼扮唔識」的兩母子,回家後卻有說不完的話題,母親給兒子兼後輩的表現評分是八十分!

齊齊明白前線辛酸

母親談敏茹比兒子早約卅年入行,現是伊院出院前護理組的登記護士,負責跟進病人出院前後的需要,兒子則是內科病房註冊護士,談敏茹笑指「兩母子一條龍服務」,母子二人「喺醫院見得仲多過喺屋企」,而且兩人均擔任護士,對前線醫護人員的辛勞同樣「身」有體會。

談敏茹笑指,兒子讀書時期成績平平,能成為護士「係個奇迹」,當她第一次見到兒子穿上護士服時,直言很感動:「覺得個仔大個咗。」她沒想到兒子會走上護士這條路,認為「公立醫院辛苦,見到個仔做護士都心痛。」但她亦稱,自從兒子擔任護士後,兩人有了不少共同話題,亦會分享病房趣事,探討護理經驗等,親子關係更勝從前,她亦會向同事「收風」,得知兒子「冇失禮自己,又對得起病人」倍感欣慰。

母休假亦關懷病人

「視病猶親」是談敏茹對兒子的期許,她指若以一百分滿分,兒子的表現值八十分。但在兒子心中「媽媽由頭到尾都做得好好」,楊定壹稱媽媽是盡責的護士,「用盡心思幫助病人出院」,即便恰好休假都會打電話了解病人需要,讓他自愧不如,但亦從中學習如何與病人相處,他又憶述兒時常見媽媽下班回家後就「攰到瞓喺床度」,如今他面對長期逼爆的內科病房亦有所體會,但他從不後悔做護士。

記者施文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