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城市急速的轉變,有人選擇以攝影為社區留紀錄,由都市寫生家彭啤帶領的繪畫組織「畫下嘢」,卻更偏愛以畫筆臨摹城市輪廓,從中細意感受街頭巷尾的人情風貌。日前組織舉辦鴨脷洲寫生團,參加者帶上畫具和悠閒心情,以小區為題創作出獨一無二的寫生作品。
不說不知,鴨脷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島嶼,不足一點五平方公里的面積竟住了近九萬人。自港鐵南港島線開通後,往來鴨脷洲和市區的交通變得方便,吸引更多遊人來訪。穿過最熱鬧的鴨脷洲大街,不消五分鐘已從港鐵站來到公園旁的洪聖古廟,正是今次寫生團的集合點。
即使是星期日,此處亦相對寧靜。公園兩旁可見洪聖古廟和水月宮兩座古廟,加上與香港仔之間相隔的避風塘是有名的漁港,至今仍有不少漁民在船上作業,參加者可近距離觀察漁船的動態和感受漁港風情。「附近可以選取嘅畫畫素材相當豐富!」彭啤笑言,簡單介紹過後,他就訂下兩小時時限,參加者四散尋找靈感,開始作畫。
過程中有不少街坊路經時都忍不住好奇打量,甚至駐足觀看。有小朋友被參加者Richie的畫吸引,在其母親鼓勵下甚至主動嘗試和他聊天,Richie亦親切解答,可見都市寫生可以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膜。Richie有多年畫畫經驗,他認為比起攝影,用繪畫的方式記錄風景,印象更為深刻:「當我觀察眼前每樣細節,個過程會印咗入腦,事後睇番幅畫會記得番當時嘅聲音、氣味同天氣。雖然畫畫比較花時間,但記憶會更鮮明。」
兩小時活動時間轉眼結束,眾人帶同自己作品回到集合點,然後把作品共同在地上展示,進行最後的分享交流環節。各人輪流介紹自己的作品,及過程中遇到的趣事等,當然亦少不得對構圖、用色和筆觸的討論。彭啤表示,除了推廣繪畫風氣,他亦希望透過都市寫生讓參加者更加了解社區:「我每次揀選寫生地點都會先了解個地區嘅典故,再介紹畀大家,而且畫畫過程中有好多時間同機會去同街坊傾偈,畫友可以聽到好多有趣嘅歷史,從而更了解自己土生土長嘅城市。」
圖:朱偉坤
文:李紫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