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家族病史 防跑馬拉松猝死

近年掀起「馬拉松熱」,但不時有跑手在賽事期間不幸猝死,令人關心「運動猝死」問題。心臟科醫生解釋,猝死涉及家族病史、個人身體狀況等,如有猝死家族史的人士參加馬拉松比賽,其猝死風險相對較高,建議參賽前先諮詢醫生意見。醫生又建議,市民在賽前應有充足訓練,「試跑幾次」,觀察自己跑步期間有否出現氣喘、頭暈等徵狀,若有不適,應立即求醫及進行身體檢查,以策安全。

先天心臟病 心肌肥厚常見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義務司庫、心臟科專科醫生梁達智表示,四十歲或以下青壯年人士猝死,很多是由先天性心臟病發引致,最常見的是心肌肥厚症。梁指,若家族中曾有人患上此症,則後代遺傳的機率可高達五成,他不建議患有心肌肥厚症的病人進行如馬拉松跑步等高強度運動,建議他們進行中、低強度運動,例如打乒乓球、跳社交舞或急步走等。

但部分市民未必清楚自己的家族病史,「運動猝死」是否防不勝防呢?梁建議市民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強身健體之外,更可從中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分分鐘可以「救自己一命」。他透露,曾有一名沒有運動習慣、年約四十歲的男子報名欲參加十公里馬拉松賽事,事前作跑步訓練時,跑了一、兩公里,已感覺呼吸困難:「好似畀石頭壓住心口咁」,該名男子求醫後,竟發現心臟中其中一條血管有八成栓塞,需要進行俗稱「通波仔」手術,治理後幸無大礙,最後亦能順利完成賽事。

適量運動 定期心電圖檢查

高強度的跑步運動令不少人又愛又怕,梁表示,曾有研究指,跑步過量或會增加心律不正的發病率,但沒有數據證實進行高強度運動會對心臟有害。除非是職業馬拉松賽事選手,否則普通人只需進行適度運動,即一星期進行一百五十分鐘中度運動便可。

梁又稱,要知道自己有否心臟問題,最好方法是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心電圖檢查可以測出病人有否心肌肥厚、心律不正及心肌梗塞等問題;參加馬拉松賽事前亦應進行適當訓練,並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奉行三低(低脂、低糖、低鹽)及一高(高纖)的飲食法則。

本報與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合作推出五集「健心跑」系列,逢周六刊登,由不同的心臟科專科醫生講解跑步護心資訊,教大家跑出健康。

記者梁銘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