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去年開始的黨政機構改革中,金融、環保、紀檢、統戰等許多領域都有重大調整。而有一項內容通常被忽略,那就是,對意識形態領域的官方智庫進行了大規模重構,尤其是涉及歷史研究的領域,構建起全新體系。
內地官方智庫中有一批部級的頂層機構,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文史哲領域,主要有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編譯局、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二是自然科學領域,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為主;三是經濟類,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為代表。在此次機構改革中,後兩類保持了穩定,而對第一類則進行了數十年來最大規模調整。行政學院併入黨校;黨史、文獻、編譯三合一組建「中央黨史文獻研究院」;社科院增設中國歷史研究院,定為指導全國歷史研究的最高機構。
黨史室、文獻室、編譯局是維護正統紅色歷史的三大陣地。黨史室原設三個研究部,分別研究建國前、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後三個階段。文獻室研究領導人物的著作及年譜,設六個編研部,其對象是:一部為毛,二部為劉、周、朱,三部為鄧小平、陳雲,四、五、六部分別研究鄧小平之後的三位領導人。編譯局下設五個部,既負責編譯馬列著作,又負責將中國領導人著作譯成外文。
而新組建的黨史文獻研究院,整編為七個研究部,數量較原來壓縮一半。其中第一部統籌黨史研究,不再劃分歷史階段,這倒符合領導人「兩個不能否定」的思路,即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後兩段歷史不能相互否定。人物文獻部門壓縮為兩個,第二部研究毛劉周朱,第三部研究鄧陳及其後的領導人。第四、第五部分別負責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與翻譯。第六部負責對外翻譯傳播現任領導人著作。第七部負責黨史宣傳教育。
歷史問題,貌似很虛,沒有財經、政法、軍事這些工作具體,但其對整個國家的影響絕不容小覷。譬如昔日批武訓、批海瑞罷官、批水滸,在今人看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課題,卻帶來了一次次巨大的災難。對於集權國家來說,歷史是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執政者需牢牢掌控對歷史的解釋權,以此來統一思想、教化國民、維護權威、服務政治,宣揚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根據需要賦予歷史特定意義,是第一位的;歷史本身的事實,反而退居其次。
隨着民智開化,借助互聯網傳播,內地民間對歷史問題的質疑、反思、挖掘愈來愈多。而官方的管制也在不斷加碼,斥之為歷史虛無主義,加以撻伐,甚至通過立法,為官方樹立的紅色英雄披上「黃馬褂」,凡是質疑就屬詆毀。在領導層,對歷史的重視程度達到新頂峰,僅圍繞歷史問題的政治局集體學習,就有十多次,主題囊括歷史唯物主義、《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主義思潮、歷史上的法治德治等方方面面。整合歷史研究機構,設置學術指導單位,都屬異曲同工,用歷史來為現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