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楫中流:自生自滅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日前召開公聽會,每個月靠三千多元長俸過活的六十七歲退休基層公務員黃月嫻女士,向勞福局局長羅致光申訴近年「搵咗十份工無一份有人請」的苦況,後者態度漠然,撂出一句「可以搵勞工處協助就業」。看到這個畫面而不動怒者,非人也!

聽罷羅致光這個「腦殘」廢官的答覆,黃女士不禁淚灑當場。她出席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公聽會,只不過是藉訴說個人自力更生、不斷搵工但遭年齡歧視的實情,希望政府完善長者就業規劃,卻換來羅的冷漠回應,因而悲從中來。如今以執紙皮維生、沒有申請綜援的黃女士,事後接受訪問表示,羅致光的回應令她非常憤怒:「如果勞工處幫到我,我唔使自己去搵(工)啦。」

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收緊長者綜援政策引起爭議,「百二歲未死,六十歲都係中年」成為這位好辯局長的「金句」。六十七歲的黃女士不就是響應羅局長「有手有腳,自力更生」的呼籲,努力搵工嗎?對於職場年齡歧視,羅致光除非瞎了眼睛看不見,否則他不應該叫黃女士去勞工處搵工。人們不禁要問:政府「促進年長人士就業」政策,對職場年齡歧視問題,是否完全無計可施呢?勞工處《僱傭實務指引──消除就業方面的年齡歧視》,原來只是具文,毫無實際作用。

一個人均年收入超過四萬美元的發達地區香港,政府坐擁逾萬億港元財政儲備,外匯存底五千億美元,連「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都做不到,原因很簡單,《基本法》規定「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歷任特首由董建華至林鄭月娥,歷任財政司司長由曾蔭權到陳茂波,都是奉「大市場,小政府」為施政圭臬,財經政策完全向商界傾斜,謳歌自由經濟和開放市場,社會資源分配嚴重失衡,貧富懸殊冠絕全球,深層次矛盾愈演愈烈。

壽則多辱,老則該死。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在一五年擔任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主席,由她一手炮製的《人口政策──策略與措施》文件,重點只有一個,就是面對人口老化挑戰,必須嚴控政府開支。就是這種「不行仁政」的功能性管治思維,不搞全民退休保障、七十歲才可免資產審查領高齡津貼(生果金)、申請長者生活津貼資產限額十五萬元,再加上提高申請長者綜援門檻,辱老虐老竟然變成政府的長遠政策。

刻薄寡恩的人如羅致光者,負責制訂和執行極右的勞工及福利政策,不是林鄭用人不當,而是凸顯整個特區政府的管治本質:政治專權行政霸道,自由經濟市場主導,中產階級自求多福,老弱病殘自生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