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風無先兆延治療損聽力

若果一覺醒來突然一隻耳朵聽不見聲音,聽力大幅下降,可能是耳中風。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耳中風即突發性感音神經失聰,與腦中風無直接關係,年輕人與長者均可能遇上,且事前可全無先兆,頭暈與耳鳴可能已是徵狀。更可怕是,發病後一周為治療黃金期,一旦無及時治療,聽力或永久受損。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陳鍵明指,突發性失聰非罕見病,多數發生在單耳,兩邊同時出現較少見,臨床經驗見到平均每個月有一至兩名患者求診。他提到,患者初時聽東西「沙沙聲」,之後聽力會短時間內惡化,部分人誤以為是耳垢多聽不清,結果延誤治療,雖然六成患者在適當治療後能康復,但治療有誤,隨時難以恢復原來聽力水平:「愈遲醫,恢復程度愈差。」

疑過濾性病毒引起

突發性感音神經失聰有明確定義,即三日內連續三個頻率的聽力都出現大於三十分貝的下降。陳指,醫生會為患者進行純音聽力測試,評估聽力水平,以及磁力共振等檢查,排除耳垢阻塞及中耳炎等問題,確定是聽力神經問題後,會立即進行「大包圍」治療。

陳解釋,突發性失聰無明確病因,目前多數認為可能與過濾性病毒感染有關,亦可能是內耳神經血管堵塞,故坊間亦稱為耳中風,令病人較容易理解,但實情與腦中風無直接關係,另有百分之一患者是聽力神經線長出纖維瘤所致,故治療將圍繞幾種可能性進行嘗試。

腎病糖尿患者高危

治療方法包括口服高劑量的類固醇消炎,同時配合通血管藥物,增加血液供應至耳朵,以及抗病毒藥物,患者通常約一周會逐漸康復,但聽力恢復程度因人而異,倘一周後病情無改善,則會考慮二線治療、即直接在耳鼓膜注射類固醇或高壓氧氣治療。

耳中風無年齡之分,但腎病、糖尿病等可能影響神經的慢性病病患、壓力大、休息不足或免疫力較低的人士更易「中招」。陳建議,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增強抵抗力防止病毒感染是最有效預防方法。

記者施文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