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醫保扣稅應一視同仁

千呼萬喚之下,醞釀逾十年的自願醫保計劃終於出台,共有廿五間保險公司提供三十八款產品,平均保費每年約四千港元,較港府當初估算便宜,當局預料價格具競爭力及吸引力,有望減輕公營醫療負擔。但說好了的「高風險池」及「必定承保」要求最終走數,意味高風險人士不能保證受保。

事實上,自願醫保對年輕人吸引力不足,雖然保費平,但後生仔身壯力健,不如長者多病痛,並非最需要醫保的一群,反而長者更需要醫療保障,可惜目前資料顯示,計劃下的產品最高只接受六十四歲人士投保,而且保費不菲,公院是否能如願減輕負擔,仍是未知之數。

另一方面,推出自願醫保是為了將病人從公院分流到私院,但目前部分私院已經飽和,一些熱門手術的排期隨時長達兩星期,緊急情況的病人最後還是要回流公院。有醫生擔心,自願醫保推出後,公院私院將齊齊逼爆,顯然不是杞人憂天。以筆者的經驗為例,港島除南區一間私家醫院外,另外兩家私院門診動輒輪候一、兩小時以上,做手術需要預約手術室,期間又是要等。而九龍某私院的病床雖有約一千張,但掛單醫生多達二、三千人,與醫院熟落的醫生會較易有床,否則又是要輪候。

更須注意的是扣稅問題。當局指出,納稅人為自己及指明親屬投保可作稅務扣除,每個課稅年度每名受保人的最高保費扣除額為八千元。問題是,現已購買了住院保險的市民並無扣稅優惠,若要將現有保單轉移至自願醫保產品,受保人或需重新核保及披露最新健康狀況,有可能被拒絕轉保,這根本不公平。既然港府推出自願醫保無非為了推卸公營醫療責任,扣稅優惠就好應該一視同仁。

說到底,提升公營醫療質素,解決人手荒,才是港府最迫切需要做的事。與其為保險公司𢱑生意,不如徹底改革醫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