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平均壓力指數偏高

【本報訊】快樂的童年對現代兒童而言並非必然。一項調查顯示,小一至小六學童平均壓力指數處於偏高水平。有精神科醫生指出,兒童需要足夠的閒暇及睡眠時間,但不少父母誤以為安排子女上興趣班亦屬閒暇時間,令不少小朋友變成「繁忙兒童」,建議家長勿將孩子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應與學校配合,還孩子快樂童年。

上興趣班非放鬆

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與社區組織合作,在去年七至十二月以問卷形式,訪問二千多名港島區小學生家長。大部分受訪家長指子女的功課量屬適中至偏多,每日要花三至四個小時做功課及溫習。以十分為滿分,初小生及高小生的平均壓力指數分別達五點五分及五點六分,小六生更達五點八分。調查同時亦訪問了十八間港島區小學的學校代表,逾半學校稱每年設兩測兩考。

為提升兒童精神健康,當局推出《家校合作‧快樂孩子約章》,提倡學童應有充足睡眠、閒暇時間及良好父母關係等。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陳國齡表示,大部分學校和家長認同約章理念,惟在執行上有不足,「就算學校減少測考,但家長轉頭又安排多啲補習,其實都係無用,大家理念要一致。」

她指部分家長對閒暇時間的認知有誤,「有家長話安排咗一個鐘畀個仔學踢波,見佢一路踢好開心咁笑,點解唔算閒暇?」陳解釋,上興趣班亦是學習,孩子仍有壓力,真正的閒暇是讓孩子放鬆,讓他們自行決定做任何事,「返學八個鐘已經要跟時間表,放學仲要跟時間表,其實好辛苦。」

壓力大誘焦慮症

陳稱,近年學童拒絕上學的情況有增加及年輕化趨勢,或與成績追不上,導致自信心低落有關。她提到部分學童因本身能力與同學差距大,但家長又不願安排轉學至學術要求較低的學校,令孩子讀書倍感吃力,提醒父母應適當調節期望,「如果小朋友處理唔到大壓力,家長有太大的期望,可能誘發焦慮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