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美國之痛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撤消對北韓新增的制裁措施,應該是指正準備在日內宣布的新制裁措施,這顯示出特朗普否決了美國政府內部極右勢力對北韓要新增的壓力。

特朗普是極右主張者,但也同時是一個投機、滑頭的商人,政治主張不能凌駕他個人的利益。在兩者不衝突時,他必然主張和推行極右政策;但如果有所衝突的話,他會以個人利益作為取捨。

當前是特朗普力謀連任總統,但是民望正低,經濟境況不佳,外交到處碰壁,故此,美朝峰會本來是他的一個公關表現的重點,可惜他的極右派閣員堅持對平壤不作任何讓步,北韓領袖金正恩拂袖而去。

好戲做不成,特朗普不僅不能奢望奪得諾貝爾和平獎,而且談判失敗。如果金正恩再次進行核試或試射導彈,特朗普的民望聲譽便將全面掃地。而他的極右派閣員還在增加對北韓制裁,結果會使金正恩一怒而重啟核試。此所以特朗普要急急地把還未公開的制裁建議否決,目的是安撫金正恩。

由此可見,金正恩以退為進的策略,正好打中特朗普政權的弱處,他的極右派閣員不經民選,民望聲譽極劣,能夠把持美國外交政策,依靠的是特朗普的民選總統權力。在內有民望下跌與民主黨的制約,在外有金正恩堅持不退讓,特朗普只能遏止他極右派閣員的建議。

不過,特朗普不敢惹怒金正恩,卻亦沒有方法把金正恩引回談判桌。關鍵是特朗普個人沒頭腦,身邊除了極右派人物外,別無真正的智囊,對北韓談判的僵局便沒法解決。金正恩不讓步,便只能看特朗普在此僵局裏能堅持多久,變化的標誌應該是他又要換國務卿了。

與北韓談判不順,特朗普更要寄望中美談判取勝。在先前中國讓步之後,美國絲毫不相應讓步,更放言要中國擴大購買美國商品和堅持不減已增加的對華關稅;但中國領導層不可能一讓再讓,變成喪權辱國,北韓的決斷更增添中國決策者的壓力,亦製造出對美談判的新機會。

事實上,中國大可以把談判拖下去,兩國峰會便要無限期的延遲,製造出對美國及特朗普的更大壓力。中美貿易現時還是有利於中國,中國便不用慌張失措。習近平出訪歐洲正是「圍魏救趙」,既在美歐關係惡化之時,中國插一把手,與歐盟成員合作,以加強中歐關係來打擊美歐關係;也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從中亞到東歐,便更進一步打進歐盟核心。增強一帶一路建設有助中國經濟發展,也可改變世界政經格局,使中國在今後抗美新冷戰中更有支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