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王評論:官主代替民主公廁衞生豈不倒退 外判取代長工剝削刻薄臭過廁所

政府財政預算案第169段,以「改善市政設施」為標題,提出撥款六億在未來五年翻新全港二百四十個公廁,約佔全港八百個政府公廁的三分之一。

香港的市政設施自「殺局」(取消兩個市政局)之後,已停滯及倒退了足足廿年。第169段只用了九十個字(連標點符號),並只講了翻新三分之一公廁的一個工程項目,便作為「改善市政設施」,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現今市政設施需要改善的地方甚多,翻新公廁只屬其中一項。何必要為「翻新公廁」的表述穿衣戴帽「作大」、丟人現眼呢!更何況,翻新了三分之一的公廁,也不等於改善了市政服務。為財政預算案提供建議的食衞局部門官員對上述建議的說法,應實事求是。

香港公廁的衞生環境惡劣情況,已成為一張臭名片,臭名遠播,但都引不起政府部門的反省和重視。自從發生一位外籍女士遊客在公廁如廁後中招,交叉感染了念珠菌,經報道傳開了,香港公廁的污穢情況成為國際新聞後,才引起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大興問罪之師,在立法會提出質詢,才迫使政府作出危機回應式的撥款應對,一次過撥出六億元進行翻新公廁工程。

人們會問,翻新了三分之一公廁後,是否便可達到改善市政設施的目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前段所述,公廁只是市政設施之一。另方面,由於「漢奸阿婆」陳方安生在當特區政府首任政務司司長時,利用權傾朝野之機取消了兩個有民選成分的市政局,把行政權力收歸政府官僚架構手上,然後把所有非執法性和非技術性的服務工作外判,炮製了全面中間剝削的層次。令承辦商競相低價競投各類市政服務合約,造成原本大多數的由第一標準薪級政府僱員的工作,改由外判公司的外判員工代替。在價低者得的市場規律下,外判員工的待遇,低處未見低,深受中間層層盤剝的痛苦。無長工、無雙糧、無薪加、無補水、無福利、無假期、無遣散費或長服金、無制服,甚至無清潔工具。曾有承辦商要工人自備掃把上班,最近報道有廁所員工在廁所洗手盆用餐,是外判工人貧困化的悲哀寫照!自政府全面推行外判化後,每年到年尾便出現大量追欠薪、追遣散費的勞資糾紛!而最低工資立法和欠薪刑事化立法,便是在這樣勞資關係急劇惡化、工人被嚴重剝削的情況和背景下,由勞工界立法會議員提出來的。但這只是補救的立法措施而已。試問最前線最基層服務的廣大工人被推入長期外判剝削的火坑中,豈會有改善服務的心境和對負責崗位的歸屬感呢?

「殺局」以後,歷屆特區政府沒有撥亂反正,並變本加厲進一步把除市政服務外其他政府部門的非技術性非執法性工作全面外判。勞資關係進一步全面外判化、合約化,打工一族進一步貧困化、消極化的負面後果更加積重難返了。

另方面,由於「漢奸阿婆」陳方安生種下民主倒退的惡果,令全港的市政服務由原來有民意輸入渠道,有民意監督的議會參與和督促,有民主決策的高度透明制度,倒退回無透明度、無公開問責程序公義的官僚運作。「官主」代替民主,陳方安生便是罪魁禍首。

曾記否,昔日有民選成分組成的市政局公廁工作小組每月公開會議,檢討及督促公廁清潔衞生,公開向市民問責,有百分之百的透明度,公眾一目了然。

曾記否,昔日每個公廁的興建或翻新工程都會先遞交公廁專責小組公開討論,採納公眾意見,甚至舉行設計比賽,擇優而建,時任主席梁定邦便被美譽為「廁所博士」。

曾記否,「廁所博士」昔日帶同小組成員的議員,不時實地巡查公廁的清潔衞生。

曾記否,昔日為推廣及提升公眾衞生意識,每年在全港中小學推行「衞生大使」計劃,透過教育、外訪、比賽等多元化活動,從小培育市民的公民衞生意識,清潔香港,愛護公廁衞生設施。

這些美好的衞生教育文化和公眾民主參與改善市政服務的蓬蓬勃勃公民參與,已一去不復返了!二十年來香港公廁的清潔衞生環境不斷倒退,淪落至臭名遠播,臭至國際。不是令人扼腕嘆息嗎!

陳方安生雖然沒有直接弄髒公廁,但今天公廁衞生環境的倒退及臭名遠播則同她絕對有關。

逢周一見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