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禍爆不停 規劃失當埋炸彈

有玄學家在年初預言,本港豬年運程不佳,道路陷阱多多,意外頻仍,結果好的不靈醜的靈。僅這兩天最少發生三宗車禍,造成一死多傷。儘管導致車禍的原因眾多,但港府輕視黑點安全隱患、拒絕改善路面規劃,肯定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宗意外之中,吐露港的一宗導致一人死亡,屯門佔了兩宗,又以發生在屯門皇珠路的一宗較為嚴重。昨日上午,一輛往龍鼓灘方向行駛的貨櫃車,駛至龍富路近龍逸邨之際,懷疑失控撞向石壆並翻側,貨櫃箱翻倒越過對面線,司機跌出車外奄奄一息。

每有意外發生,港府高官總愛擺出悲天憫人狀,可惜做完騷便打回原形,人們要求切實消除安全隱患,當局總是當成耳邊風。以皇珠路的意外為例,運輸業界十年前已向運輸署表示憂慮,指有關路段的「接駁位」導致路面高低不平,當貨櫃車快速駛過時,前方車胎會短暫離地,倘司機沒有握實軚盤,意外便會發生。即使過了「接駁位」一關,又因路段左面有急彎,高度考驗司機駕駛能力,風險亦隨之提高。

事實上,有關路段多年來已發生過多次涉及人命傷亡的交通事故。去年便先後發生貨車與的士相撞,以及四車串燒相撞導致一人重傷昏迷等意外,上月亦曾發生三車相撞,最可怕則要數五年前的一宗,一輛滿載膠粒的貨櫃車沿皇珠路駛上龍富路天橋彎位,失控撞向路中石壆,貨櫃連拖架翻越對面行車線,壓中一輛貨櫃車,對線司機分屍慘死。附近居民形容上址為交通黑點,顯然並無誇張。

然而,不管居民如何隔三差五就見證交通意外發生,業界如何苦口婆心要求當局改善,卻不等於運輸署聽進耳內。根據該署去年第三季交通黑點名單,皇珠路並不包括在內,這當然並不令人意外。須知道,「不死人冧樓不做事」向來是港府施政作風,例如去年初導致十九死的大埔公路巴士翻側車禍,運輸署同樣指涉事路段並無危險,直到慘劇發生才亡羊補牢,急忙將限制車速由七十公里降至五十公里,並計劃加設快相機及防護欄等。如果說,每宗意外背後都是人禍,都是由粗心大意的官僚埋下禍根,雖不中亦不遠。

更不可不提,近年專營及非專營巴士意外頻仍,同樣是港府放任自流惹的禍。大埔車禍後,港府煞有介事成立「專營巴士服務獨立檢討委員會」,但在規管司機超時工作方面,港府承認「無能為力」;對於巴士車長缺少培訓,當局推說沒有相關法例規管;更別說巴士車禍一年多達二千二百宗,當局從無罰則。至於旅巴工會爭取將工時指引與專營巴士看齊,當局更是置若罔聞,甚至連在巴士加裝安全帶都一味拖。在這樣的情況下,奪命意外層出不窮又何足為奇。

無可否認,交通意外成因是多方面的,亦跟司機的駕駛態度脫不了干係。但如果官僚真正將市民安全放在首位,很多意外早就可以避免。古人說,國家之敗,由官邪也,香港就是最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