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需要有人同行,為其指引方向。四十八歲從事會計工作的劉明輝一直希望從事青少年工作,十年前起化身「蝦片哥哥」,成為兒童發展基金計劃的義務友師,用關懷陪同多名青少年學員走過人生大大小小的難關。他其中一名學員更因此受啟發,投身社會後亦加入友師行列,冀將關懷繼續傳承下去。劉昨在基金舉行的「十年敢想」頒獎禮獲得長期服務獎,嘉許他多年來積極投入義務工作。
劉一直有志服務青少年,故在十年前事業開始步入穩定期,加入兒童發展基金計劃,至今已照顧十二名學員。他指,剛開始時因缺乏經驗,不知如何與學員建立關係。後來主動報讀理工大學的課程,學習與青少年相處的技巧,首先取一個花名「蝦片哥哥」,拉近與學員的距離;之後再透過與學員相約下午茶,噓寒問暖的短訊等感動他們。他形容,當學員們有回應或轉變「好似不斷出糧咁」,已令他非常開心滿足。
劉的學員之一鄧凱鍵Eric八年前參加計劃,當時十六歲的他因得知計劃其中一部分可協助其儲錢,故參加計劃希望有錢補習,專注學業以考上心儀的建築系。他指,中六考文憑試時壓力大,但又不敢向家人講,幸可向「蝦片哥哥」傾訴。Eric現時已二十四歲,任職建築師助理,受到劉的啟發亦加入成為友師,冀將正向價值與其他年輕人分享。
另一名獲獎的導師吳芷姬,同樣加入了計劃十年,期間培育了二十名學員。她笑稱自己因「貪玩」才參加計劃,因基金會安排不同的活動供學員和友師參加。
她指出,擔任友師時學員一開始會「唔應機」甚至「放飛機」,令她感到挫敗,更有學員不辭而別中途退出計劃,令她非常傷心。不過,慶幸她的未婚夫同樣擔任友師,兩人可分享經歷以及照顧對方的學員,在互相扶持下繼續為青少年服務。
「兒童發展基金」在二○○八年成立,協助十至十六歲的基層兒童及青少年長遠發展,紓緩跨代貧窮問題。基金多年來與非政府機構及學校合作,舉辦三年期的計劃,內容包括個人發展規劃、師友配對及目標儲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