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執言:統計「大陸用語」謬論可笑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之後,毛孟靜在Facebook上發表貼文,統計大灣區文件「大陸用語」出現次數,又稱規劃明顯是將香港的一國兩制「連根拔起、蕩然無存」。

毛孟靜早就曾高調批評香港媒體使用「大陸用語」,聲稱維護香港話的「正宗性」,阻止「大陸用語入侵」,要使用「正宗港詞」,她主張:適當不能寫成適切、改善不能寫成優化、質素不能說素質、新年不應說成春節、功夫不能說成武術……毛指後者是「大陸詞彙」,前者才是「正宗港詞」。

但所謂「正宗港詞」,其實並非香港獨有,而是粵語的常用詞語,亦即是現代漢語的通用詞語。香港話本屬粵語,而粵語是漢語的方言之一。漢語有眾多方言,方言間的主要差別在於語音方面,即使不同方言都有各自特別的詞彙,詞義語義基本上是一樣的,除了讀音上有差異外,書寫文字上都是相同。

改革開放以來,香港擔任內地與世界各地溝通的窗口和橋樑,學習粵語成為潮流,內地從未將粵語視為「入侵」。內地從中央媒體到地方報刊,頻繁使用香港常用詞語,如政制、訴求、問責、雙贏、爆冷、惡搞、樓市、無厘頭、狗仔隊、有沒有搞錯等,成為內地日常用語。如果內地有人對香港用語在內地使用視為「入侵」的話,就會被認為是無聊之舉。

香港回歸二十一年,香港與內地的交流日益密切,香港使用內地詞彙,以及內地使用香港詞語,都是司空見慣之事,根本毋須大驚小怪。香港話和普通話互相借鑑,有效增加漢語詞彙的多樣性。

統計大灣區綱要文件內的所謂「大陸用語」,企圖把語言詞彙政治化,把反「大陸用語」當成抹黑大灣區的政治工具和藉口,要不是在語言方面常識不足,就是心懷叵測、借題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