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荒愈演愈烈 引外援唔好再拖

有個笑話係咁嘅︰某外國名牌大學醫科畢業生想嚟香港掘金,點知最後鎩羽而回,事關執業試考嘅係佢從未接觸過嘅「香港腳」,名為考核,實為刁難,想唔投降都唔得。咪以為只係講笑吖,本港醫生行業水潑不進,針插不入,連老行尊都抵唔住頸出嚟鬧爆,問你點頂!

聽吓醫委會前主席麥列菲菲點講喇,佢話本港醫生數量不足,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有助擴闊從業人員眼界,起碼唔使好似家陣咁「塘水滾塘魚」;又話包括佢自己在內嘅好多醫生同教授都係嚟自海外,對香港亦好有貢獻。

大家有眼見,公立醫院前線醫生呻人手不足呻到樹葉落,又話冇時間食飯,又話冇時間去廁所,怎一個「慘」字了得,但一講到引入外援即刻顧左右而言他,一口拒絕又好似政治不正確,未必講得出口,於是乎有人話鋒一轉,聲稱最大問題唔係人手不足,而係公私營比例嚴重失衡。之但係數字唔會呃人,現時本港每一千人只有一點九名醫生,比經合組織國家平均嘅三點四名,足足低一大截,就算公私營比例點樣戥番勻都好,始終都係僧多粥少。

又有醫生組織咁講,輸入海外醫生我哋冇所謂呀,市民唔介意強國醫生大批湧入就得嘞。咁又係吖,內地醫療醜聞鑊鑊新鮮鑊鑊甘,醫生做做吓手術打死狗講價都夠膽死,市民唔驚就假。年前醫學界反對醫委會改革嘅其中一個理由,正正就係擔心內地醫生拉低醫療質素,影響病人權益,何其冠冕堂皇。查實一樣米養百樣人,有港產醫生直頭做做吓手術走去接私活搵真銀,點止影響病人權益咁簡單。

海外醫生質素如何,病人自己最緊張,針對呢一點,各界早就提過唔少解決方案,有人提議效法新加坡模式,設立官方認可嘅醫科院校名單,只要獲官方認可嘅畢業生,就有資格成為「有條件註冊」或「臨時註冊」醫生,唔使考取執業試;再唔係可以開放海外醫學院專科畢業嘅港人子女免試回港執業。總而言之,唔理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係好貓,只要當局把好質素關就得。

正所謂人同此心,業界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正常不過,但最緊要食相唔好太難睇。醫生們「能者多勞」,病人多啲嚟密啲手,納稅人畀多啲津貼都話心甘命抵,但現實係公立醫院事故三日一小單,五日一大單,配錯藥、打錯針、輸錯血、開錯腦……沒有最離譜,只有更離譜,最弊係次次出事,檢討完一大輪之後又係「制度嘅錯」,庸醫我自為之,苦主要討回公道,仲慘過秋菊打官司。

一句講晒,醫生荒愈演愈烈,引外援唔好再拖,家陣民氣可用,高官係時候用行動證明自己真係「好打得」,大刀闊斧破除醫界保護主義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