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哭聲化作柔樂曲 音樂治療自閉童

【本報訊】自閉症男童不懂表達自己,幼稚園面試因而失準,媽媽「喊爆」。把哭聲化成柔和樂曲聲,透過音樂治療,四年來第一次叫「媽媽」。註冊音樂治療師解釋,自閉症兒童在社交及言語表達較差,音樂就能刺激他們腦部反應,有助他們表達情緒。

哼歌溝通更見成效

四歲鍾燁康發展較同齡小朋友遲緩,溝通能力弱,家人在他人提點下到健康院檢查,方知燁康患上自閉症譜系障礙。鍾太半年前經轉介參與愛培自閉基金會治療活動,燁康學懂與人互動,藉着唱歌和跳舞,性格變得開朗,最令鍾太感觸是他懂得叫一聲「媽媽」。從前會在車廂大吵大鬧,現在學懂群體合作與一些社會規矩:「哼住歌問佢身在車廂時要注意乜?佢會懂得答:『安靜』。」

註冊音樂治療師李海寧表示,自閉症兒童在社交、溝通、語言上遇障礙,言行舉止會令人難以理解。透過音樂能刺激他們的腦部反應,營造舒適感,有助他們表達情緒:「若小朋友不開心,玩樂器時製造的樂聲會好大,想人關注佢哋嘅情緒。」

香港愛樂管樂團昨在聖誕節前為自閉症兒童演奏,望透過音樂助他們突破自閉障礙。愛樂管樂團協會主席譚子輝表示,自閉症兒童不是頑皮,而是沒有正確途徑讓他們表達,音樂就是他們「開口的渠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